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生就明白。比喻天資高,聰明伶俐。《論語.季氏》:「生知之者上也,學知之者次也。」《宣和畫譜.卷一○.山水》:「維之畫出于天性,不必以畫拘,蓋生知之者。」
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達權變不守正道。《論語.憲問》:「子曰:『晉文公譎不正,齊桓公正不譎。』」
論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大臣隨侍帝王講論政事。《周禮.冬官.考工記》:「坐論道,謂之王公;作行之,謂之士大夫。」《抱朴子.內篇.明本》:「又坐論道,謂之三公。國之有道,貧賤者恥焉。」後指空談大道理不實踐。《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帶白,坐論道者,又充路盈寢,黃幄玉階之內,飽其尺牘矣。」
從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折服於強勢或德望。《陳書.卷七.皇后傳.論曰》:「于是張、孔之勢,薰灼四方;大臣執政,亦從風靡。」
2.比喻因德望崇高使人信服。宋.陳亮〈謝張侍御啟〉:「風憲之地,執守是先;才智之淵,選掄不易。欲使從風靡,要當如日之升。」
3.比喻因沒有獨立的主張隨風傾倒。宋.陸九淵〈與徐子宜書〉:「中人無以自立,皆從風靡,隨波流。」
見可進,知難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適宜的時機就前進,碰到危難的情況就後退。《晉書.卷七○.鍾雅傳》:「見可進,知難退,古之道也。」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六:「臣又聞聖人不凝滯於物,見可進,知難退,理有變通,情無拘執。」
聞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聽到風聲,就馬上逃跑。《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卻說這班土匪,正在桐廬一帶嘯聚,雖是烏合之眾,無奈官兵見了,不要說是打仗,只要望見土匪的影子,早已聞風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今。唐.鄭常〈寄邢逸人〉詩:「疇昔江湖意,今憶共歸。」《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先生就在這莊上麼?今皇恩授他咨議參軍之職,下官特地捧詔來。」
不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留不加以討論。《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不論。」《周書.卷四九.異域傳上.序》:「求之鄒說,詭怪之跡實繁;考之山經,奇譎之詞匪一。周、孔存不論,是非紛莫辯。」
相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情緒激動互相擁抱哭泣。如:「颱風災民一見到親人,不禁相擁泣。」
有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鳩鳥雌雄情意極為深厚,卻又能保持一定的距離。語本《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句下漢.鄭玄.箋:「摯之言至也,謂王雎之鳥雌雄情意至,然有別。」引申指夫妻情意深厚,相敬如賓。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