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4995 ms
共 16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焚林而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毀山林以獵取野獸。比喻索取一空,不留餘地。《韓非子.難一》:「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後必無獸。」漢.劉向《說苑.卷一三.權謀》:「焚林而田,得獸雖多而明年無復也。」也作「焚林而畋」。
|
倚扉而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在門扉上遠望。《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且蜀兵應去者,皆準備歸計,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
|
同舟而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乘一條船,合力渡河。語出《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後比喻同心協力,戰勝困難,共圖解救。《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共輿而馳,同舟而濟,輿傾舟覆,患實共之。」也作「同舟共濟」、「同船濟水」。
|
過屠門而大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肉鋪前而空著嘴大嚼。語本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向西而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大嚼。」比喻將幻想當成現實,聊以自慰。《文選.曹植.與吳質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
相時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時機再採取行動。《左傳.隱公十一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可謂知禮矣。」《周書.卷四○.宇文神舉傳》:「顯和具陳宜杜門晦跡,相時而動。」
|
不戰而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經戰鬥即取得勝利。《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不若閉城自守,出其軍人妻屬登城以招之,人人思家,可不戰而勝也。」
|
空手而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手空空地回去。比喻一無所獲。如:「只要全力以赴,絕無空手而回的道理。」《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你敗了三萬兩銀子,空手而回,我將金銀首飾器皿,都與你拿去罷。」
|
逝遠而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逝遠而反意思是形容道體廣大無窮,周流不息,往復循環。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形容自然之道在天地未成形之前,便已存在。虛無寂寥,在時間上綿亙無窮,永恆不變,在空間上廣袤無垠,周遍一切,可說是天地萬物的源頭。如此道體難以用言辭加以說明,所以老子勉強地稱之為道,並以「逝遠而反」來形容它。〔老子正詁〕作者高亨認為道既然已以「道」為名,則不該又以「大」為名。而且〔老子〕與〔莊子〕書中皆不見以「大」為「道」的名字。所以他主張「大」、「逝」、「遠」、「反」皆是用來...
|
一鬨而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夥兒吵吵鬧鬧一下子後各自散去。《花月痕》第一二回:「士規大家道聲打擾,一鬨而散。」《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吃飯罷之後,眾人一鬨而散。」也作「一哄而散」。
|
稱薪而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秤剛夠分量的柴薪煮飯。形容人斤斤計較,節儉吝嗇。《淮南子.泰族》:「稱薪而爨,數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治大也。」《幼學瓊林.卷三.貧富類》:「韋莊數米而炊,稱薪而爨,儉有可鄙。」也作「稱柴而爨」。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