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3379 ms
共 8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拜中書舍人(為朝廷起草命令文告的官)。六年(西元1908)四月丙辰日,曾鞏六十五歲終於江陵府,次年葬于南豐源頭崇覺寺右。過了近二百年,到南宋理宗時,追謚文定,故後來又以文定公稱之。學術:本於六經,參酌司馬遷、韓愈之文章,長於議論。曾整理校勘戰國策、說苑、新序、列女傳等。 曾鞏一生主要成就在於散文創作。他的散文平易簡樸,別具一格,文字語言謹嚴明潔;論事說理,平實透辟。如《寄歐陽舍人書》、《墨池記》、《救災議》、《越州趙公救災記》等篇,不但思想性較好,寫作技巧頗具特色,記事中論述事理,委婉而有情致;細密翔實而又條理井然。...
|
遠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行。《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薛仁貴征遼事略》:「父母在淺土,未曾遷葬,孝服在身,遠離父母墳所,乃大不稱心也!」
|
出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喪事時,將靈柩移到埋葬或安厝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紅樓夢》第一四回:「次日早,便進城來料理出殯之事。」
|
骸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骨的通稱,一般指屍骨。《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本是湖廣人,而今把先君骸骨背到故鄉去歸葬。」
|
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棺木葬入墓穴裡,即埋葬。《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列傳.范式》:「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
|
家無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掩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埋葬
|
家諭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的孩子推回火場,和姪子一起死,我這個做母親的也辦不到,這樣下來,還是只有一死吧!」說完就衝進屋子,葬身火海。在這篇故事中,原作「戶告人曉」,指的是挨家挨戶告訴大家知道。到了北宋的《宣和書譜》,有這麼幾句話:「昔者帝王坐法宮,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萬里朝令夕行,豈家至戶曉也哉?以吾有慶賞刑威之柄以馭之而已。」說皇帝端坐深宮中,靠著行政機制的運作,不用挨家挨戶告知就能實行政令,也是同樣的用法。後來「家喻戶曉」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表示家家戶戶都知道,亦用來形容事情、名聲傳播極廣。
|
王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效之以事,浮虛之事,輒立證驗。」(〈對作〉)所以,《論衡》一書的方法可說是講求實踐檢驗的方法。〈薄葬〉篇說:「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虛語,雖得道心,人猶不信。」,他接著又說:「唯聖心賢意,方比物類,為能實之。」所以,不但考之以心,考的還要是聖心賢意;效之以事。和西方或者講實驗、或者講上帝的觀點相比,王充繼承了中國文化中這種源遠流長的先進的方法論。強調了實踐檢驗,而不只是實驗檢驗。強調了類推、類比,通過類推、類比等方法比單純的實驗能更有效的找到能符合實踐的答案。 著述除了八十五篇的《論衡》以外,據王充《後漢書》...
|
能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能源危機(註2)1. 我們現在生活生使用的最多的能量,大部分來自化石能源(由遠古時代生物的殘骸埋葬在抵地下,經過數百萬年形成的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但依據科學家估計,石油應該只能再用約40幾年,煤可再使用兩百多年,天然氣約可再使用60幾年,因此形成了大量的能源危機。2. 解決方法:回收散失能量,一些化學工廠所排放的廢氣溫度很高,以往這些高熱的氣體經常就散失在空氣中,這樣不但汙染環境,也浪費了能源,現在可設法將這些熱能回收來發電;電力公司提供的電足夠應付尖峰時刻的所需,在離峰時候就會有剩餘,將這些剩餘的電能儲存...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