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8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端午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天也叫做詩人節,相傳當時有人想要找尋屈原的屍體,所以就划著船在汨羅江上找,就演變成划龍船的習俗了。另外一種說法則是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這是源於北方中原地區把五月五日稱為惡月、惡日,所以會在這天進行驅邪避惡,才會有掛昌蒲、艾草、灑雄黃酒的習俗。因為此時正當炎炎夏日,各種疾病極易流行,所以會形成此種習俗也是有道理的。 習俗(一)包粽子(二)喝雄黃(三)掛艾草、菖蒲、榕枝(四)戴香包(五)划龍舟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
|
結構化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因此有決定的能力能夠負擔責任,並且對自我抱持著期許,也就是人是會努力將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的。另外,個人中心法主要目的在協助當事人去除「假我」,並且接納「真我」,而主要實施過程可透過一個無條件且積極關愛的環境,使當事人不必害怕會曝露缺點,或者做出想努力迎合對方的舉動,如此一來,當事人的真我當被無條件包容後,也間接地鼓勵當事人接納自己的真我部份,而使當事人能釐清自己,走自己的路。諮商關係與諮商環境想建立起無條件積極關愛的諮商關係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真誠與一致2.無條件的積極關愛3.具有同理心的了解,有了上述三者條件...
|
一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圍。《水滸傳》第一回:「洪太尉看時,另外一所殿宇。一遭都是搗椒紅泥牆,正面兩扇朱紅槅子。」也作「一週遭」。
|
九年一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等學習領域,並依學生能力為指標,成為教育目標的依據。另外於實務上,加強學校彈性時間並強調教學企劃等。九年一貫,顧名思義就是指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的課程,並以學生為本位,強調每位學生其學習的連貫性。因此,課程的實施希望達到學生各種生活經驗的相互連結與統整,並做到有意義的學習的目標。九年一貫新課程的基本內涵包括:人本情懷方面:包括瞭解自我、尊重與欣賞他人及不同文化等、統整能力方面、民主素養方面:包括獨立思考、與人溝通、團隊合作、社會服務等、本土與國際意識方面、終身學習方面:...
|
牡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萼片五枚,而花瓣一般為五枚,呈到卵形,其花上具有多雄蕊及雌蕊五枚。而牡丹花一般以紅色、白色最為常見,另外亦有粉紅、濃紅、桃、紫、黃、綠等色,花色相當繽紛。而牡丹與芍藥為同屬之植物,花之形貌相似,經常使人搞混,實際上其最大的不同點則在於牡丹為木本植物,而芍藥則為草本。 果實牡丹之果實為蓇葖果。 參考書目註1:邱年永、張光雄,《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4)》,台北:南天書局,1995,頁81。註2: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臺北市:綠生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頁94-95。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
|
深謀遠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涉對比於當時高官名將的「深謀遠慮」,如此一介平民卻能使「成敗異變」,更足以突顯秦王治國的重大過失。另外,在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中亦見此語。其內容論及秦之衰敗時云:「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但因秦王暴虐無道,堵塞了忠諫之途,致使「三主之惑,終身不悟」,終於讓秦走上敗亡。後來「深謀遠慮」演變為成語, 指計畫周密而慮事深遠。
|
別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宅外另外建造的房舍,以供休閒遊憩,多建在景色優美之處。[例]這地方因景色宜人,沿溪畔蓋了很多別墅。
|
錦簇花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色彩繽紛華麗的景象。後來「花團錦簇」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五彩繽紛、繁華美麗的樣子。另外在《景德傳燈錄.卷一七.洪州雲居道膺禪師》中,也可見到「攢花簇錦」這樣的詞形,意思同樣是形容花朵錦繡聚集在一起,豔麗華美的景象。出現「花團錦簇」的書證如《西遊記》第九四回:「只見那三宮皇后,六院嬪妃,引領著公主,都在昭陽宮談笑。真個是花團錦簇!」在這裡「花團錦簇」是形容人的衣飾華美之外,亦可用來形容文章的辭藻華麗,如:《儒林外史》第三回:「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
|
北京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咸豐十年(西元1860),因清廷有意毀棄《天津條約》,英法聯軍再度北上,攻入北京,是年簽下《北京條約》。條約內容為賠償英法兩國軍費各銀八百萬兩,並割讓九龍半島於英。另外開瓊州、潮州、臺灣、淡水、鎮江、九江、漢口、登州、牛莊、天津為口岸,且享有內河航行權及內地遊歷權,允許傳教士自由傳教。俄國亦藉此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之地。
|
還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尚有,另外有。如:「這件事除了我之外,還有誰知道?」《文明小史》第四七回:「媛媛到檯面上一問,是假外國人叫的局。把臉一板,離著還有二尺多遠,老遠的就坐下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