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風兩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形容喝茶或飲酒後清爽舒暢的感覺。(二)元代陳基所作的〈次韻吳江道中〉詩,寫到:「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詩中描述才剛出門,迎面而來的清風就灌入衣袖中,只覺得身子輕飄飄的,他拄著手杖伴隨月光漫步到長橋。「兩袖清風」可能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就用來形容瀟灑飄逸、超脫凡俗的樣子。(三)「兩袖清風」原作「清風兩袖」。明代廣泛流傳一則關於于謙為官清廉的故事,內容是說于謙之前的河南官吏在回京城議事時,都會順便帶點絹帕、磨菇之類的地方特產,當作交際應酬的禮品。可是于謙在當河南巡撫時,每次回京城議事都不曾帶任何珍貴的物品去饋贈權貴,藉以拉攏關係,還寫下一首〈入京〉詩說道:「那些地方特產本是供...
|
爭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鬥吵鬧。《儒林外史》第五回:「同嚴家爭吵了幾句,被嚴貢生幾個兒子,拿栓門的閂,捍麵的杖,打了一個臭死。」
|
上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身出發。《水滸傳》第五回:「提了禪杖,作別了客店主人並鐵匠,行程上路。」《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如今這二月天氣,不寒不暖,不上路更待何時?」
|
棒喝當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當頭棒喝」之典源,提供參考。 《五燈會元.卷一一.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1>,僧便喝,師便打。又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豎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乃曰:「大眾!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我於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師度與拄杖,僧擬接,師便打。 〔注解〕
(1) 拂子:驅除蚊蠅的用具。禪家喜以拂子作為莊嚴具,住持等手持拂子上堂為大眾說法,即所謂「秉拂」,所以拂子即為說法的象徵。拂,音ㄈㄨˊ。
|
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鼻中呼吸的氣息。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詞:「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三國演義》第四五回:「看周瑜時,鼻息如雷。幹見帳內桌上,堆著一卷文書,乃起床偷視之,卻都是往來書信。」
|
插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戴花。宋.張耒〈田家〉詩三首之二:「插花野婦包兒至,曳杖老翁扶背行。」
|
寸草不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樓鑰〈英老真贊〉(據《攻媿集.卷八一》引)豎起硬脊梁,論交鐵拄杖。栖雲菴中,若將終身。十字街頭,蹴踏龍象。大地一變,直教1>寸草不留;大廈將傾,敢將一手扶當。翩然去之,遠隔風浪。維摩示疾,幸得無恙。且須留取這老古錐,要與住山人作個榜樣。 〔注解〕
(1) 直教:簡直使。
|
均田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政府授予農民,均田制順利推行。唐制,丁男授口分田八十畝,授田的農民必須耕種,若任其荒蕪,就施以廷杖。永業田二十畝,必須種植桑、棗,不種也要處罰,奴婢不再授田。農民所受口分田年老歸還,不許買賣、租典,但遷往人口稀少的地方,則允許私賣,這項規定使得一些偏遠地區的荒蕪土地得到開墾,但田地的授受辦法也因之遭到破壞。均田制度配合租、庸、調的實施,政府財政收入穩定,為唐初的盛況奠定了基礎。不過,均田制並不是全國普遍實行的制度,世家大族仍然保有其田莊,豪強兼倂土地的情形依然存在,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 均田制與府兵制唐朝接續實行府兵...
|
權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時替代。如:「奶奶說:『就要這根木頭權充拐杖吧!』」
|
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喪服上用麻葛布做成的帶子。戴在頭上稱為「首絰」,束在腰間稱為「腰絰」。《儀禮.喪服》:「喪服,斬衰裳,苴絰,杖,絞帶。」漢.鄭玄.注:「麻在首、在要皆曰絰。首絰象緇布冠之缺項,要絰象大帶。」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