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主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法上指作為主體的人或物。一般置於謂語之前,是謂語陳述的對象。如「水果很甜」的「水果」。也稱為「主語」。
移天徙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討伐他,兩人因而伏法。但平亂後,司馬冏權勢漸大,態度日趨驕傲,也逐漸引起眾人不滿。河間王司馬顒上書陳述他的罪狀,司馬冏聽說後非常苦惱,與部屬商議該如何應對。有人建議他將權力讓出來,從事中郎葛旟聽了生氣地說:「趙庶人聽任孫秀,移天易日,當時喋喋,莫敢先唱。」意思即是指當初趙王司馬倫聽信孫秀的話,胡作非為,當時大家都在私底下談論,沒人敢發難,只有齊王身先士卒。如今河間王等人受人挑撥,反而要來對付齊王,大家應該要討伐那些進讒言的人,怎麼反而要齊王屈服他們呢?其中「移天易日」即是指當初趙王司馬倫的篡位亂政,用以比喻奸臣盜弄政權,顛倒是非,欺上瞞下,也作「移天徙日」、「移天換日」等形式。
敘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陳述作品主旨、寫作過程,或他人對著作的介紹、評述。也作「序言」。
建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出陳述和建議。《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將軍為國柱石,審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選賢而立之?」
稱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述說、陳述。《漢書.卷四九.鼂錯傳》:「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書稱說。」漢.劉向《列女傳.卷五.代趙夫人》:「姊引義理,稱說節禮。」
心直嘴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俘,囚禁於元都燕京長達四年,終因拒降被殺。他生前寫了不少抒發胸臆的詩作,其中一首〈紀事詩〉,在詩序中陳述了在敵營與南宋降將呂文煥會面的情況。呂文煥原為南宋鎮守襄陽的統帥,守城六年,彈盡援絕而開城降元,成了南宋叛將。襄陽失守,間接導致了南宋滅亡,所以文天祥一見呂文煥、呂師孟叔姪,便指稱他們為「亂賊」,並斥責道:「在彈盡援絕時,理應以死報國,偏偏你只顧兒女私情,愧對國家的託付,也毀壞自己的家族名聲,使呂氏世代都成了千古罪人。」呂師孟不服氣地挖苦文天祥說:「丞相你曾上疏奏請皇上斬殺我這個叛逆,現在為什麼不親自動手呢?」文天祥又罵道:「朝廷沒能將你們這樣的叛賊處死是失刑,但奇怪的是你們居然也還有臉見人...
直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直接陳述或說明。如:「這件事情不妨直講,省得大家胡亂猜測。」
奮不慮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司馬遷受刑後,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寫了封信給他,告訴他賢臣應有的作為。司馬遷看了後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口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關係人受審時,與案情有關的陳述。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若官司拏住爾,審情真,問口詞;下腦箍,使拶子。」《三國演義》第二三回:「今日天敗,請聽口詞。」也稱為「口供」、「口語」。
舞衫歌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跳舞唱歌時用的服裝和道具。後借指唱歌跳舞。宋.蘇軾〈答陳述古〉詩二首之二:「聞道使君歸去後,舞衫歌扇總生塵。」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方俊官乃作此狀!誰信曾舞衫歌扇,傾倒一時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