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相合、相當。《後漢書.卷六二.荀爽傳》:「截趾適履,孰云其愚!」宋.蘇軾〈答莫提刑〉:「得請江湖,雖適平生之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導、引導。《書經.太甲上》:「旁求俊彥,迪後人。」唐.孔穎達.正義:「乃旁求俊彥之人置之於位,令人開導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嫌隙、爭端。[例]尋釁、挑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如元代有杲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開始、動。如:「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
6.發。如:「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不悱不發。」
舉一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論語.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過他教導學生的方法,十分重視求知動機和發,他要學生主動地去思辨事理,而不只是被動地依循或死記。他說:「我教導學生時,他如果不對道理先去思考,想求明白而仍有所疑惑時,我是不會去開導他。如果他不是已經經過思慮,只因困在某個關鍵處,想說卻說不出來時,我是不會去發他。如果我舉一個四方形的東西為例子,我已經提示他一個角,而他卻還不能推想到其他三個角,我就不再教導他了。」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別人的說法,卻無法去自我推論,所得到的知識也就不夠紮實了。所以一位好老師,他會注重發式的教育,讓學生不但能主動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表達、說明。如:「心照不宣」。《國語.周語上》:「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宋.蘇軾〈賀蔣發運〉:「忽移書之見及,欣感之幸,筆舌難宣。」
設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天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2.梁超<學問之趣味>:「問我忙什麼?忙的是我的趣味。」3.白居易<琵琶行並序>:「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激問凡是激發本意而問,叫做激問,屬於問而不答的設問,答案往往在問題的反面。如:1.藍陰鼎<飲水思源>:「要是上頭沒有水不斷地來,下頭的水又有甚麼用呢?」→「要是上頭沒有水不斷地來,下頭的水是沒有用的。」2.<木蘭詩>:「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兩兔傍地走,不能辨我是雄雌。」3.《論語‧述而》:「求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狹窄。《文選.曹植.七》:「於是人稠網密,地逼勢脅。」
曉以大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正確的道理告訴、悟他人。如:「經過我曉以大義,他終於痛改前非!」《元史.卷一四七.列傳.史天祥列傳》:「進攻北京傍近諸寨,磨雲山王都統首詣軍門降,天祥命入列崖,擒都統不剌,釋其縛,仍曉以大義,不剌感泣,願效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