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交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情破裂,彼此憎恨仇視。《左傳.隱公三年》:「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新五代史.卷四七.雜傳.馬全節傳》:「自出帝與契丹交惡,全節未嘗不在兵間。」
社會變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臨滅亡的社會,帶入下一個開始。 變遷研究1. 和諧功能論強調社會個單元都是保持和平協調的方式進行,彼此各盡其所能,所有的不是影只是暫時的,最終會趨於平衡。2. 衝突理論認為社會將不斷改變,彼此衝突所造成的變遷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其代表為馬克思、柯索等人。(註2) 關鍵字中文:社會變遷英文:social change 參考書目註1 陳奎熹(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頁49-50。師大書苑有限公司註2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頁34...
氣味相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方志趣、性情相投合。《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九回:「我同他一相識之後,便氣味相投,彼此換了帖,無話不談的。」也作「臭味相投」。
多元文化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係指一個國家或社會中不同文化群體以及不同族群之間彼此保持其獨特的文化,相互尊重,和諧共處,甚至欣賞其各別差異,而該國家、社會也不以任何一個文化作為主導性的文化,強調文化的多樣性。(註1)自1970年代開始,新的、更符合全球多數國家之人群組成特性的社會意識與價值逐漸抬頭、興起,這便是「多元文化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者以「沙拉碗」以及「馬賽克」作為其比喻,來說明社會中的人群組成方式:一個國家或社會由各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組成,這些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並不需要「熔」成同一種顏色...
家政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oddings (1991) 也主張,人際推理是開放、彈性而有回應的,它受到互為主、客體的思維者對彼此關係的態度所影響,有明顯的依附與連繫,而不是隔閡與抽離。「家政」關心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而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光靠科技或工具性的知識是不夠的,因為它所涉及的問題,大多是與個人、家庭、社區、及其環境有相互關係。因此,作為國民教育中的一學習議題,家政課程的兼具「理性」與「感性」特質,對於整合各學習領域的知能,使落實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以「飲食」生活為例,買菜、點菜、餐會...
學習共同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共同體 起始「學習共同體」是日本教育大師東京大學榮譽教授佐藤學在日本推動的教育改革。佐藤學在1990年代發現日本學生因為在社會轉型中,看不到未來,開始有「從學習中逃走」的趨勢,失去學習的動力。 定義「學習共同體」讓學生彼此對話、相互幫助;讓老師不再只聚焦「上課」,而是真正面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教室打開大門,成為可以共同觀摩學習的現場。引述自--親子天下雜誌2012.09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3435
家庭韌力(family_resilienc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信念系統A. 賦予逆境意義:家族面臨危機時,家庭成員能共享的信念,明白大家是要一起面對該事件,對彼此產生信任感,相信可以突破困境,使家庭恢復或比之前的狀態更好。B. 正向觀點:包括積極主動、堅忍不拔、樂觀、勇氣…等特質。C. 超越與靈性:包括精神、信仰;宗教儀式。藉由宗教的追求,透過信仰將危機視為一種轉機。 家庭組織模式A. 具彈性:一種能使家庭重新組織以因應變動的能力。B. 連結性:連結性指家庭成員彼此支持、尊重
鬧彆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有意見而合不來,因而乃採不合作態度或故意為難對方。如:「你們倆老是鬧彆扭,什麼時候才會辦好一件事!」
禮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禮而不爭奪。如:「只要用路人彼此禮讓,當可減少許多交通事故的發生。」晉.陸機〈吳趨行〉:「禮讓何濟濟,流化自滂沱。」《舊唐書.卷九.玄宗本紀下》:「於時垂髫之倪,皆知禮讓。」
名實相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因孔融在外的名聲崇高,只得隱忍下來。郗(ㄔ)慮為附和曹操,便上奏請免孔融的官職,二人於是有了心結,彼此互相仇恨。而在此時,曹操寫了一封信給孔融,要化解他和郗慮之間的怨仇。說他們本來交情很好,結果因為一點小事而互相陷害,實在是不值得。以前兩人互相欣賞,惺惺相惜,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希望他們能重修舊好。曹操信中提到,孔融曾盛讚郗慮的學識,說他的學問是「名實相副」,和傳聞中的一樣好,絕不虛假。後來「名副其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