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太平。《三國演義》第五六回:「欲春夏讀書,秋冬射獵,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不知這些無主意的愚人,住此清平世界,還要從著白蓮教到處哨聚倡亂,死而無怨,卻是為何?」
一木難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的任愷(ㄎㄞˇ)與和嶠(ㄐㄧㄠˋ)本來交好,後來任愷失去權勢,有人就問和嶠說︰「你們不是好朋友嗎,為何你眼看著任愷失勢,卻不肯幫助他呢?」和嶠回答︰「元裒(任愷之字)如北夏門,拉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 意思就是說,任愷不知檢點,自取敗壞,就好像城門將要倒塌,不是用一根木頭就能把它撐起來,同樣的,以我個人之力,又怎麼能幫助任愷重新得勢呢?
肩摩袂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禁問他說:「齊國難道沒人了嗎?只能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人口眾多,怎麼會沒人呢?」楚王又問:「那為何要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任命使節都是看那國國君是否賢德,賢使就會被派到有賢君的國家,不肖使節就會被派到不肖的國家。齊國就屬我最不肖,所以被派來楚國。」這個故事表現出晏嬰人小志高的氣魄,運用他超人的智慧,反擊別人給他的汙辱。典源文章中晏嬰連續使用「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三個意象形容齊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後來「摩肩接踵」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表示人與人肩接肩,腳踫腳,用以形容人多擁擠不堪。
人棄我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人捨棄的,我去取來。語出《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比喻見解高超,異於常人,能取別人所不要的,作為他日的需用。《鏡花緣》第四五回:「他如滿部鬍鬚,抑或絡腮,我倒喜的。少年男妖道:『這卻為何?』二妖道:『這叫作人棄我取。』」
創造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想像”能力之問題或情境。(4)多提或設計增進學生”綜合”能力之問題或情境。(5)多提”如何”或”為何”的問題,以引發學生的腦力激盪。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創造教學法英文關鍵字: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參考資料 高廣孚/著。教學原理,1988年初版,頁284-296。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順口開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加思索,隨便說話。《三俠五義》第一○回:「我原來是私訪,為何順口開河?好不是東西!快些走罷。」
蠡測管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述自己對國家政事的意見,但卻沒有受到重視,因而寫下〈答客難〉。文中假設客人問他,既然自己博學又機智,為何不能像戰國時代的蘇秦、張儀有那樣崇高的地位?他回答時代不同了,彼一時,此一時也。戰國時代各國競爭激烈,讀書人可憑本事施展抱負。但現在漢朝統一天下,有固定的人事體系,有志之士不一定能受到重用。更何況自己是「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意思是說自己眼界狹小,見識短淺,能力纖弱,哪有資格表達意見呢?東方朔以反話的方式,抒發自己的不平與無奈。後來「管窺蠡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見識淺陋狹窄。
數位相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片。 功能 白平衡由於數位相機不同人的眼睛,人的眼睛會針對周圍的色溫亮度自動平衡,因此不管周遭的色溫為何都能自動修正,呈現正確的白色,讀者可以戴上有顏色的墨鏡試試看,一開始看白色的東西會變色,但過個幾分鐘,再看看白色,就能顯現正確的白色,這就是人眼能自動白平衡,但數位相機就不同了,人眼構造的複雜不是數位相機能辦的到的,因此在不同的光線下,正常的白色就不是白色,因此數位相機的設計者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設計出不同白平衡,所有的數位相機都有自動白平衡的功能,好一點的數位相機可以手動白平衡,使用者在可以在當時的環境下透過一張白紙來調...
勸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人停止吵架,使其和解。如:「你看到他們兩兄弟打架,為何不勸架?難不成要他們自相殘殺。」也作「勸和」。
開放式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學習。對於已經修過課程的學生或自學者,可針對課程進行回顧,或轉變原來學習該科目時的不好印象。院系所為何要推動開放式課程?開放式課程可向大眾展示系所優良教學與資源,以增加招生吸引力。透過跨系所的基礎課程知識開放,足以協助各系所及外系教師銜接或進階課程的規劃及安排,並藉由開放課程為學校帶來新的創意(新的教學方法、跨領域合作等等)。學校為何要推動開放式課程?希望公開知識,回饋社會,打破知識的高牆與大學的圍籬,讓所有有意願的學習者都能夠平等、自由的接觸到...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