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456 ms
共 4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盲人說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盲人摸象」之典源,提供參考。 《大般涅槃經.卷三○》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以示盲者。」爾時1>大臣受王敕2>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3>。」爾時大王即呼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4>;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5>;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注解〕
(1) 爾時:那個時候。
(2) 敕:音ㄔˋ,命令。
(3) 示竟:展示完畢。
(4) 萊茯根:蘿蔔。萊茯...
|
開放式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學習。對於已經修過課程的學生或自學者,可針對課程進行回顧,或轉變原來學習該科目時的不好印象。院系所為何要推動開放式課程?開放式課程可向大眾展示系所優良教學與資源,以增加招生吸引力。透過跨系所的基礎課程知識開放,足以協助各系所及外系教師銜接或進階課程的規劃及安排,並藉由開放課程為學校帶來新的創意(新的教學方法、跨領域合作等等)。學校為何要推動開放式課程?希望公開知識,回饋社會,打破知識的高牆與大學的圍籬,讓所有有意願的學習者都能夠平等、自由的接觸到...
|
投礫引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出來。」在座有一位僧人便出來禮拜。大師一看就說:「我原來準備拋磚引玉,哪知引來的是一個土坯。」大師為何如此說,並不清楚,但此處確實引用了「拋磚引玉」的成語。「拋磚引玉」用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陋的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多用作自謙之詞。亦用於比喻以身作則,引發眾人響應。宋代詩人王令〈答束徽之索〉詩有這兩句:「勉為瓦礫投,幸有金珠報。」見《廣陵詩鈔》。句中「金珠」,一本作「珠玉」。這兩句也是「拋磚引玉」的用法。意思是說我勉強作成這首似瓦礫般的詩,希望引來對方如珠玉般的好詩。在文獻上,和「拋磚引玉」這句成語相關的傳說,最有名的大概是唐代詩人常建和趙嘏的一段故事了。相傳常建很佩服趙...
|
驚人一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鳴驚人」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喻老》楚莊王1>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右司馬2>御座,而與王隱3>曰:「有鳥止4>南方之阜5>,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6>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7>。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8>,不穀9>知之矣。」處半年,乃自聽政,所廢者十,所起者九;誅大臣五,舉處士10>六,而邦大治。舉兵誅齊,敗之徐州。 〔注解〕
(1) 楚莊王:?∼西元前591。春秋時楚國國君,為春秋五霸之一,諡莊。
(2) 右司馬:掌理軍事之官。《呂氏春秋.審應覽.重言》引作「成公賈」。
(2) 隱:隱語...
|
宥坐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君王放在座位右邊以示警戒之物,即敧器。《荀子.宥坐》:「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
|
羞惱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惱羞成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惱羞成怒」原作「老羞成怒」。每個人皆有羞恥之心,有的人感到難為情時,會設法改正錯誤,除去羞恥之處;有的人卻硬著頸項不願悔改,反而發怒來掩蓋自己的羞恥,指責他人,這種情形便是「惱羞成怒」。《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敘述安老爺為眾人解釋十三妹為何要報父仇,十三妹的父親原本在朝為官,他的上司想讓自己的兒子娶十三妹為妻,但十三妹的父親是個尚氣節的人,平日不喜歡其上司趨炎附勢的作法,因此不肯答應,上司見自己被拒絕,便老羞成怒,藉公務之便,彈劾十三妹之父,將他下獄害死。文中的「老羞成怒」,與「惱怒成怒」的意思相同,都是極為羞惱,轉而發怒恨人。後來「惱羞成怒」這句成...
|
百發穿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你卻說可以教導我,那你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你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就像你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後來「百步穿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射箭技術高超或射擊技藝高強。
|
怎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何、為什麼。《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秀秀道:『當日眾人都替你喝采好對夫妻,你怎地到忘了?』」《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現身包龍圖斷冤》:「押司娘和迎兒就河邊號天大哭道:『押司!你卻怎地投河,教我兩個靠兀誰!』」也作「怎的」。
|
發展取向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發展的常模與成長順序再走,因此,若要增進特殊嬰幼兒的各項發展能力,便需要知道特殊應幼兒的現階段發展為何,以現有的功能水準為叫學的起始點,再針對特殊嬰幼兒的成長特點做通盤性的考量後,方可設計所需要的教學課程。這是目前最受嬰幼兒特殊教育界認可的理論模式,許多早期療育計畫也都採取發展起項課程為教學模範,例如,學前特殊教育課程、Portage早期教育方案及AEPS嬰幼兒評量、評鑑和課程計畫系統等,其課程主要特色包括:強調特殊嬰幼兒的生活自理、情緒、語言、認知、社會等五大領域的學習;教師主導教學;對各年齡層有特定的發展評估與學習...
|
比肩隨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禁問他說:「齊國難道沒人了嗎?只能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人口眾多,怎麼會沒人呢?」楚王又問:「那為何要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任命使節都是看那國國君是否賢德,賢使就會被派到有賢君的國家,不肖使節就會被派到不肖的國家。齊國就屬我最不肖,所以被派來楚國。」這個故事表現出晏嬰人小志高的氣魄,運用他超人的智慧,反擊別人給他的汙辱。典源文章中晏嬰連續使用「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三個意象形容齊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後來「摩肩接踵」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表示人與人肩接肩,腳踫腳,用以形容人多擁擠不堪。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