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80.74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泰山之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泰山一般安定、穩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大惑也。」《東周列國志》第一六回:「內安百姓,外撫四夷,勛加於王室,澤布於諸侯,國有泰山之安,君享無疆之福。」
製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代不謀而合。而製圖的歷史發展,主要是來自於農業地區的文明發展,因居住於農業地區之民眾,其生活較於安定,因而漸漸發展出特有的文明性質,因此隨著文明的發展,居住於農業地區者越來越多,也漸漸發現農業地區所特有的性質。 農業特性舉例而言,農業地區幾乎都是沿著大河而生,因此特別重視洪水的影響,其影響包括預測洪水的能力,以及洪水過後所波及的土地範圍,另外在祭祀方面所著重的黃曆,以及與農作物收穫量息息相關的單位計算,最後則為應納的賦稅。因此由上述各種特性可知,需要正確掌握其資訊,則必須發展出與製圖相關的作業系統,例如課稅的範圍,或...
安家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活安定,樂於己業。參見「安居樂業」條。《漢書.卷八五.谷永傳》:「務省繇役,毋奪民時,薄收賦稅,毋彈民財,使天下黎元咸安家樂業。」
見利忘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文帝時,天下人都認為酈寄不顧道義,出賣朋友。但酈寄會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救父親,一方面為了國家的安定,不能說他出賣朋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後來「見利忘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文人人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言人人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載,漢朝初年,天下安定不久,封為齊王的劉肥正值少壯,想要大展身手有一番作為,於是相國曹參就召集地方上的長老和儒生,請教安民的方法,結果「言人人殊」,也就是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這讓曹參很傷腦筋,不知道應該聽取哪個人的意見才好。後來「言人人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摘出,用來指對同一件事各人所言不同。
定鼎訏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鼎,建立帝業。訏謨,大謀。定鼎訏謨指安定王都帝業的大計。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二齣:「臨事久含荼,到頭來天心高遠難呼,沉埋了定鼎訏謨,竟蹉跎熱血先枯。」
息事甯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息事寧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術,建初四年(西元79)召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成《白虎通義》;又詔曹褒定漢禮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遺規,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史家將他與明帝媲美,兩朝合稱「明章之治」。章帝為人寬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鑿之類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員,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驗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間互相告發,一律不得受理,為政以不得生事擾民為重點。後來「息事寧人」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平息紛爭,以使彼此相安。
東飄西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處飄泊不定。比喻生活不安定。《孤本元明雜劇.蘇九淫奔.第一折》:「小子姓唐名國相……去汴梁買馬。不想東飄西蕩,將本錢盡行折了。」《隋唐演義》第五一回:「今日弄得東飄西蕩,子不認母,節不成節,樂不成樂,自貽伊戚如此。」也作「東揚西蕩」。
罔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人,絕不寬赦,那麼臣子就會震驚而不知如何是好。君主若不及時覺悟,則國家的法度日漸衰敗,國家也就不再安定了。後來「不知所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也有人以為這句成語是從《論語.子路》中,孔子所說的「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演變而來。一個國家不行禮樂,刑罰不公平,人民當然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了。《論語》原文中的「錯」,就是「措」的通假字。
栗栗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栗,通「慄」。內心恐懼,無法安定的樣子。如:「他知道自己闖了禍,內心栗栗不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