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6.51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結黨營私。如:「朋比為奸」。《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無成,柔茹2>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饕貪而無饜,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喜淫刑而不周於法,好辯說而不求其用,濫於文麗而不顧其功者,可亡也。淺薄而易見,漏泄而無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語者,可亡也。 〔注解〕 (1) 緩心:凡事遲緩。 (2) 柔茹:柔懦、軟弱。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節度,又復侵犯百姓。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醉生夢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據《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一》引)道之不明,異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難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自謂之窮神知化,而不足以開物成務。言為無不周遍,實則外於倫理;窮深極微,而不可以入堯、舜之道。天下之學,非淺陋固滯,則必入於此。自道之不明也,邪誕1>妖異之說競起,塗生民之耳目,溺2>天下於汙濁;雖高才明智,膠3>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是皆正路之蓁蕪,聖門之蔽塞,闢之而後可以入道。 〔注解〕 (1) 邪誕:荒誕不經。 (2) 溺:使陷溺。 (3) 膠:拘泥。
無微不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靡微不周注音︰ㄇ|ˊ ㄨㄟˊ ㄅㄨˋ ㄓㄡ漢語拼音︰mí wéi bù zhōu釋義︰猶「無微不至」。見「無微不至」條。 01.宋.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劄〉:「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源) 參考詞語︰無微不到注音︰ㄨˊ ㄨㄟˊ ㄅㄨˋ ㄉㄠˋ漢語拼音︰wú wéi bù dào釋義︰猶「無微不至」。見「無微不至」條。 01.清.陳確〈與吳仲木孝子書〉:「總之,一敬之功,無微不到,惟仁者善體之耳。」
耳目一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暴露。士君子惜之,予亦惜之;佛弟子恥之,子亦恥之。頃予為庶子、賓客,分司東都,時性好閒遊,靈跡勝,靡不周覽。每至茲寺,慨然有葺完之願焉。……凡支壞補缺,壘隤覆漏,杇墁之功必精,赭堊之飾必良。雖一日必葺,越三月而就。譬如長者壞宅,鬱為導師化城。於是龕像無燥濕陊泐之危,寺僧有經行宴坐之安,遊者得息肩,觀者得寓目。關塞之氣色,龍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樓之風月,與往來者耳目一時而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登上。《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梁弱水之濎濴兮,躡不周之逶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周全的、片面的。《禮記.樂記》:「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按照、遵循。如:「依次」、「依樣畫葫蘆」。《楚辭.屈原.離騷》:「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美好、善。《文選.潘岳.閑居賦》:「竹木蓊藹,靈果參差。」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靈跡勝概,靡不周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