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蕩」:《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而朔嘗至太中大夫,後常為郎,與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久之,朔1>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因自訟2>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3>、韓非4>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5>,辭數萬言,終不見用。 〔注解〕 (1) 朔:東方朔(西元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強國之策,終不見用。著有《東方朔》二十篇。...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迎生。」生曰:「此乃家矣,何更歸焉?」王笑曰:「卿本人間,家非在此。」生忽若惛睡20>,瞢然21>久之,方乃發悟前事,遂流涕請還。王顧左右以送生,生再拜而去,復見前二紫衣使者從焉。至大戶外,見所乘車甚劣,左右親使御僕,遂無一人,心甚歎異。生上車,行可數里,復出大城。宛是昔年東來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舊。所送二使者,甚無威勢,生逾怏怏。生問使者曰:「廣陵郡22>何時可到?」二使謳歌自若,久乃答曰:「少頃即至。」俄出一穴,見本里閭巷,不改往日,潸然自悲,不覺流涕。二使者引生下車,入其門,升自階,己身臥於堂東廡之下。生甚驚畏,不敢前近。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數聲,生遂發寤如初。見家之僮僕擁篲23>於庭...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沈既濟《枕中記》(據《唐人小說》引)開元七年,道士有呂翁者,得神仙術,行邯鄲道中,息邸舍,攝帽弛帶,隱囊而坐。俄見旅中少年,乃盧生也。衣短褐,乘青駒,將適于田,亦止於邸中,與翁共席而坐,言笑殊暢。久之,盧生顧其衣裝敝褻,乃長歎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諧,困如是也!」翁曰:「觀子形體,無苦無恙,談諧方適,而歎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適之謂?」翁曰:「此不謂適,而何謂適?」答曰:「士之生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後可以言適乎。吾嘗志於學,富於游藝,自惟當年青紫可拾。今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1>。翁乃探囊中枕...
予取予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九一.外制集序》:「於是瞿文懿、高文襄之流,訓辭爾雅,彬彬可觀。久之而增華加厲,鋪張藻飾,予取予求,無復體要。」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遇上霜害和蝗災,導致連年災荒,加上外族侵犯,盜賊群起,使得百姓流亡離散,都是因為他正遭到厄運。沒多久之後,新朝就滅亡了。 「流離」的典源又見《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ㄎㄨㄞˇ)通為齊王韓信分析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離散荒野。因而建議齊王韓信發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穀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後來「顛沛」和「流離」被合用成「顛沛流離」,用來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處流浪。
嘆為觀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歸莊《尋花日記.卷上》:「蓮華峰尤陡絕,天池亦小山之有名者。從峰頂視之,如在下地,坐臥久之,于吳中之山,有觀止之歎(嘆)。」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魚進入水中般的契合,自在任意悠游。比喻進入渴望已久之地,並得盡情發揮所長。[例]這份工作他做起來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竭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獵,一定可以捉到獵物,但明年就沒有獸可以獵了。雖然這次用詐術應戰,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沒效了,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大臣們勸諫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也許不可以吧?」文公說:「雍季的話,是為國家百世的利益,而咎犯的建議,卻只是因應一時的情勢,哪有把一時之務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後來「竭澤而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取盡所有,不留餘地。
瞠目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舌」。見「瞠目結舌」條。 01.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三.馮勰》:「為述所遇於太守,瞠目作舌者久之。」 參考詞語︰瞠目撟舌注音︰ㄔㄥ ㄇㄨˋ ㄐ|ㄠˇ ㄕㄜˊ漢語拼音︰chēng mù jiǎo shé釋義︰撟,高舉。「瞠目撟舌」猶「瞠目結舌」。見「瞠目結舌」條。 01.清.毛奇齡〈讀書堂詩集序〉:「向使以今所為詩使昔人觀之,必瞠目撟舌,駴為異事。」
孤注一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孤注」:#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上以澶淵之功,待準至厚,群臣無以為比,數稱其功,王欽若疾之。久之,數承間言1>於上曰:「澶淵2>之役,準3>以陛下為孤注,與虜博耳。苟非勝虜,則為虜所勝,非為陛下畫萬全計也。且城下之盟,古人恥之;今虜眾悖逆,侵逼畿甸,準為宰相,不能殄滅兇醜,卒為城下之盟以免,又足稱乎?」上由是寖疏之。 〔注解〕 (1) 間言:挑撥離間的話。間,音ㄐ|ㄢˋ,挑撥。 (2) 澶淵:宋時地名。位於今河北省濮陽縣西南,因古澶水所經而得名。澶,音ㄔㄢˊ。 (3) 準:寇準(西元961∼1023),字平仲,北宋華州下邽人。真宗時為相,契丹南侵,力主御駕親征,成澶淵之盟,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