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潑墨仙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楷(活動於十三世紀初期)是名滿中日的大畫家,祖先梁義曾任職山東東平縣。善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師法賈師古,而青出於藍。南宋寧宗嘉泰年間(1201-1204)畫院待詔。皇帝曾特別賜給金帶,對這最高的榮譽,梁楷卻不接受。他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自稱是「梁瘋子」。傳世的作品,草草為之者,人謂之「減筆」,本幅即是一例。   梁楷以大筆蘸墨,自肩膀至衣服下襬,飛揚的筆勢墨韻,姿意奔放揮洒,不出十數筆之間,就將一位酒醉獨行,一臉瞇笑的仙人,筆簡形具地充分表達出他飄逸的氣質。畫完成於傾刻之間,卻是一生畫技千錘百鍊的成果。梁楷的藝術創作,借酒助興,酒酣意發,無拘無束,正是最真實的自我表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仙的、仙人的。如:「仙宮」、「仙居」、「仙丹」。《文選.張衡.西京賦》:「含利颬颬,化為仙車。」
滄海桑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葛洪,晉句容人,字稚川,自號抱朴子。好神仙導養之法,著《抱朴子》一書,述煉丹之法,建立長生理論。而成書時間較晚的《神仙傳》,收錄數十位道教神仙的傳記,書裡記載這麼一段故事:傳說中的仙女麻姑,在和仙人王方平談天敘舊時說道:「自從上次接待你之後,東海已經三次變成農田了,時間過得真快。剛才到蓬萊仙山去巡視時,看見周圍的海水,比我上次去時又淺了一半,難道又將再度乾涸變成陸地?」王方平於是感嘆地說:「一旦變成陸地後,行經東海,又要滿是飛揚的塵土了。」後來這個故事演變成「滄海桑田」這句成語,「桑田」就是種農作物的田,也就是陸地。「滄海桑田」原用來比喻環境變化很大,後亦可用來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匿。如:「躲藏」、「藏拙」、「藏汙納垢」。《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唐.李白〈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詩:「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明日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菊花節」、「茱萸節」等。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記載,東漢時,仙人費長房曾對桓景說,某年九月九日會有大災難,家人須在手臂繫上盛滿茱萸的囊包,並且登山飲菊花酒,才能消災。桓景如言照辦,果真平安無事,然其家之雞犬牛羊卻都暴斃而死。於是後人每到九月九日這一天就都會登高,佩戴茱萸,以及喝菊花酒。唐朝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裡就寫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宋朝的蘇軾更是在〈九日次韻王鞏〉一詩裡以錯過重陽節時令賞菊,就沒有興味可言,並進一步申述菊花漸漸枯萎,連戀花的蝶兒也要發愁了。典源又見宋.蘇軾〈南鄉子.霜降水痕收〉詞。內容則是表述蘇軾被貶到黃州後對於時不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果、假如,表示假設。《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
光怪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尋解脫之道。他幻想駕鸞凰、鳳鳥乘風飛升,翱遊天際。一路上有望舒、飛廉、鸞凰、雷師、鳳鳥、雲霓等眾多仙人及侍從伴隨,色彩繁雜而絢麗。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光怪陸離」,用來形容現象離奇怪異,色彩參差錯雜。
潺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流水聲。三國魏.曹丕〈丹霞蔽日行〉:「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唐.孟郊〈弔盧殷〉詩一○首之一:「百泉空相吊,日久哀潺潺。」(2)形容雨聲。唐.柳宗元〈雨中贈仙人山賈山人〉詩:「寒江夜雨聲潺潺,曉雲遮盡仙人山。」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拿、提。如:「攜物」。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封神演義》第五回:「手攜水火花籃,意欲往虎兒崖前採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