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空椅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肌肉的緊繃或者壓抑而阻礙當事人的表達行動,因使得當事人無法獲得表達上的需求滿足,而產生無助、空虛以及困惑等等極化反應。 空椅法之功能協助當事人紓解情緒:使用空椅法時,因當事人須扮演多重角色,亦使得其中的不滿情緒宣洩出來,因此空椅法即可協助當事人,有一個正常的管道來表達自己心中的壓抑、不滿或者衝突。協助當事人處理未完成事件:對於完形治療面或者過程經驗面而言,當事人皆會產生未完成,或者尚未滿足的需求,因此運用空椅法,諮商員可協助當事人處理接觸干擾或者極化等等的問題,進而使得當事人心中的需求獲得滿足,或者未完成之事件獲得完成。...
迷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惑而不知所措。如:「年輕人要立志奮進,不能老陷於歲月的迷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困惑、惑亂。如:「財迷心竅」。《易經.坤卦》:「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
1.分辨不清、令人困惑的。如:「迷途」、「迷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困惑、迷惑。如:「迷惘」。
張口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口結舌」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一個人恐懼慌張,或理屈說不出話的樣子。在《莊子》的〈秋水〉篇中有記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談:公孫龍認為自己最通達事理,博聞善辯,勝過所有口才好、學識高的人。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為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認為公孫龍就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這樣以管窺天、以錐指地是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的玄妙之處,要他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就像邯鄲學步,非但沒有學成,反而將自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公孫龍聽了魏牟的話後,「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意思是說嘴巴張開而合不攏,舌頭舉起卻放不下,也就是張口結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典源又見《莊...
疑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困惑、狐疑、懷疑、猜疑、疑心
開放式問句技巧(open_ques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鼓勵個案對問題多說一點,說久一點,可以探索問題的多面向。當個案重複同樣的想法,在漫談狀態,或是處於困惑時,可以使用這個技巧。此技巧同時也顯示助人者的傾聽和對個案的興趣。 四種形態1. 澄清或聚焦:當個案開始漫談,談話不清楚或卡住時,可以用澄清或聚焦的開放式問句。2. 鼓勵探索想法:使個案說他們想說的事情,或表達非理性的想法。3. 鼓勵探索感覺:使個案表達或探索特定的感覺,並重視和強調這些感覺經驗。4. 探索例子:當個案含糊地談論問題時,特定的例子可以讓助人者更加瞭解個案想要表達什麼。 如何使用1. 助人者應該保持適當的...
名韁利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世紀計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紀計算(Century)目錄1 西元由來2 西元表示2.1 西元後2.2 西元前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西元由來首先西元的出發點是由1開始,但常常會有人困惑於為甚麼不是從0開始呢,主要是因為在以前的時代,並沒有存在有關0的觀念,且對於古時候而言,0代表著無、沒有的象徵,因此並不會使用0來做為開始。另外以人類的年齡來做舉例,對於老一輩而言,小孩一出生即代表一歲,因此現實生活中常常聽到實歲與虛歲的差別,但對於現代人而言,通常會以實歲來做為年紀的計算,因此其出生即代表0歲,接著以滿一個月、滿六個月等等作為更細部的表示方式。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迷惑、困惑。通「惘」。《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