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公正的態度對待仇人。《論語.憲問》:「以直怨,以德德。」《漢書.卷七○.傅介子傳》:「平樂監傅介子持節使誅斬樓蘭王安歸首,縣之北闕,以直怨,不煩師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綜合資料,向上級呈。《清會典事例.卷二三七.戶部.關稅.考覈一》:「及一年期滿,彙稅銀贏虧數目。」也作「匯」。
2.綜合資料做成的告。如:「財稅彙」。也作「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告或答覆事情的處理情形。《三國演義》第一一回:「陳元龍也回青州田楷欣然領兵來救,陶謙心安。」《水滸傳》第三九回:「蔡九知府在廳上專等回。」
2.酬謝、答。如:「無以回」、「他一直都是真誠幫人,從來不求回。」
3.復、仇。如:「你這樣辜負他,小心他會連本帶利的回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領用的款項開列收支帳目清單,請有關單位核可銷帳。《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就是不夠用,無論那個局子裡提幾萬來,隨時銷一筆,還要他還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二回:「這一百吊,暫時宕一宕,我再想法子銷。」
2.把用壞作廢的物件告銷帳。今稱物品破損,不堪使用為「銷」。如:「你這部老爺車,我看可以銷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仇。唐.徐彥伯〈比干墓〉詩:「鋒劍剿遺孼,復一何迅。」《西遊記》第九回:「父母之仇,不能復,何以為人?」
2.對傷害自己的人,以類似的手段進行反擊。《老殘遊記》第一七回:「卻說老殘被人瑞逼成好事,心裡有點不痛快,想要復。」
3.恩。《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悉召見故人與飲食諸嘗有恩者,皆復焉。」
4.通。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復去,道有曹仁來了也。」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復去,道徐州劉玄德手下小將張虎,特來投降。」
5.應對。《北史.卷二九.蕭寶夤傳》:「門庭賓客若市,而書記相尋,寶夤接對復,不失其理。」
6.反覆循環。南朝陳.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夫否終斯泰,屯極則亨。若日月之迴環,猶陰陽之復。」
感恩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激他人的恩德而設法答。明.李昌祺《剪燈餘話.卷四.泰山御史傳》:「過蒙原宥,特賜保全,所宜竭力宣忠,感恩圖。」
〔柯爾曼告書〕(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教育界及行政界對於兒童受教機會與權利的爭取,一直不遺餘力,尤其對於種族層面的教育機會均等理想,更是關心。但以一九五四年最高法院的〔布朗對教育董事會判例〕(Brown vs. Board of Education)而言,「分離但均等」(separate but equal)的原則,雖然所有種族子弟得以進入不同的學校,但是種族隔離(segregation)問題也隨之白熱化。到了一九六四年〔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的通過,在反種族隔離(desegregation)原則下的學校專車接送制度(School Busing)的實施,就在於希望各種族學生可以在同一所學校接受教育,...
儵忽渾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儵(ㄕㄨˋ)忽渾沌」是〔莊子.應帝王篇〕中的一則寓言,其說為:「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持相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根據成玄英的疏解,儵是有象的意思,忽是無形的意思,南海是顯明之地,所以以「有」為帝神;北方是幽闇之地,所以以「無」為帝神。儵忽會於中央,中央非北非南,渾沌也就是非有非無的意思。梁簡文帝則認為「儵(倏)忽」是神速有為的意思,「渾沌」是和合自然的意思。兩種說法皆有可取之處。「七竅」則指耳目口鼻等五官共有七個孔竅,是視聽食息的器官。寓言的大意是說南北帝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做事的人所提供的酬資、回饋。如:「幫忙別人,別老想著要得什麼酬。」
精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心盡力的效國家。《喻世明言.卷三二.遊酆都胡母迪吟詩》:「岳飛精忠國,父子就戮。」也作「盡忠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