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冤冤相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報復,循環不已。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又誰知蒼天有眼,偏爭他來早來遲,到今日冤冤相報,解愁眉頓作歡眉。」《紅樓夢》第五回:「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
|
以怨報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怨恨來回報別人給予的恩德。《禮記.表記》:「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唐.李德裕〈小人論〉:「世所謂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難信,此小人常態,不足懼也。以怨報德,此其甚者也。」
|
實報實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實際使用的情形申報核銷。如:「差旅費可實報實銷,但須以收據為憑。」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做好事會有好結果,做壞事會有壞結果。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便好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若不降嚴霜,松柏不如蒿草。』」
|
報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事前向上級或有關主管單位呈報緣由。
|
報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酬謝恩惠。《後漢書.卷三六.鄭范陳賈張列傳.鄭興》:「今幸有度遼之眾揚威北垂,雖勿報答,不敢為患。」《紅樓夢》第七二回:「我的病好之後,把你立個長生牌位,我天天焚香禮拜,保佑你一生福壽雙全。我若死了時,變驢變狗報答你。」
2.回答。《周書.卷三二.列傳.盧柔》:「柔隨機報答,皆合事宜。」
|
報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後專指做壞事的人必定會遭受惡運。《須賴經》:「一切諸法,報應有二,種善者生善道,種惡者隨惡道。」《紅樓夢》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麼是陰司地獄報應的。」
|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報仇雪恨必須掌握有利的時機。如:「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
報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陳述,一般多為下對上。如:「這事我須回營報告。」
2.宣告。《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雖文王卻虞芮何以加,宜報告天下。」
3.報告的言語內容或文書。如:「口頭報告」、「讀書報告」、「調查報告」。
|
呈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上級報告。《三國演義》第四○回:「恐使君不知,特差某齎哀書呈報。」《紅樓夢》第六一回:「現有了贓證,我只呈報了,憑你主子前辯去。」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