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9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報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後專指做壞事的人必定會遭受惡運。《須賴經》:「一切諸法,報應有二,種善者生善道,種惡者隨惡道。」《紅樓夢》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麼是陰司地獄報應的。」
報應不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應不會有錯失。指罪有應得。如:「他作惡多端,落得如此下場,真是報應不爽。」
因果報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佛教謂生死輪迴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果關係。一切有意志的行為,不論善惡或中性,都必導致未來世的樂、苦或中性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換言之,一切眾生的生活經驗和生命形態都是過去意志行為的結果。這種因果關係,在未解脫之前,永不休止。
輸贏無定,報應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輸贏雖然不一定,報應卻是確實明白的。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雖然是輸贏輸贏無定;也須知報應報應分明。」
天理報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天對善惡作為的回應。多指做壞事會遭受上天的懲罰。《醒世姻緣傳》第六○回:「這卻是你自己進來,我又不曾使丫頭去請,我又不曾自己叫你,這卻是天理報應,我今把你監在裡邊,你只敢出我繩界,我有本事叫你立刻即死!」《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凡這宗沒良心的人,大概都是這麼著,若是一見錢,立刻就把天理報應,全都忘在九霄雲外了。」
報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古典派刑法學的基本思想,以為刑罰的本質是對於犯罪的報應,所以將犯人施以更生矯治,即是刑罰的目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該。如:「應當」、「應該」、「應有盡有」。
回答。如:「應和」、「應對」、「回應」、「一呼百應」。
承諾、同意。如:「答應」、「應承」、「應許」。
對付、對待。如:「應付」、「應戰」、「隨機應變」。
參加。如:「應徵」、「應考」、「應試」。
配合。如:「應用」、「應景」、「應時」、「應運而生」。
接受。如:「應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酬答、回應。如:「報答」、「報酬」、「善有善報」、「知恩圖報」、「以德報怨」、「投桃報李」。
用有敵意的行動對付別人。如:「報復」、「報仇」。
告知。如:「報告」、「報信」、「報案」、「報佳音」。
信息。如:「情報」、「警報」、「捷報」、「快報」。
電報。如:「發報機」。
新聞紙或刊物。如:「日報」、「晚報」、「公報」、「報社」、「報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受。如:「他作惡多端,得了報應也是應該的。」
天花亂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地觀經.卷一.序品偈》1>今者三界大導師,座上跏趺入三昧,獨處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動如須彌。世間一切梵天魔,莫能警覺如來定,此界他方凡聖眾,悉知調御住於禪。廣設無邊微妙供,奉獻能仁最勝德,六欲諸天2>來供養,天華亂墜遍虛空。十善報應無價香,變化香雲百寶色,遍覆人天無量眾,雨雜妙寶獻如來。香氣氳三寶前,百千妓樂臨空界,不鼓自鳴成妙曲,供養人中兩足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卷上.樓臺門第四.雨花臺》、宋.呂祖謙《詩律武庫.卷一○.釋學門.講經天花墜》。 (2) 六欲諸天:佛家指掌理凡夫六種情欲的六位天神。六欲,包括色欲、形貌欲、威儀恣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