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35.8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王韜《淞濱瑣話.卷一○.徐太史》:「嗣楊兄弟先後成婚,女亦于歸,貴戚高姻,往來豪富,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超越、領先。如:「獨冠群芳」。《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太史公曰》:「位冠群臣,聲施後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蒐集。《漢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予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是者,則有得矣。」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金埴《不下帶編》卷一:「寒村鄭太史,為一時西清之冠。其稱詩也,一空前論,戒拾人牙慧,謂須自我作古。」
門可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二○.汲鄭列傳》太史公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邽1>翟公2>有言,始翟公為廷尉3>,賓客闐門4>;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汲、鄭亦云,悲夫!」 〔注解〕 (1) 下邽:漢代地名,地約當在今陝西省渭南縣內下邽鎮。邽,音ㄍㄨㄟ。 (2) 翟公:漢文帝時的大臣,不知其名,生卒年亦不詳。 (3) 廷尉:職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 (4) 闐門:充塞在門前。闐,音ㄊ|ㄢˊ,填塞、充滿。〔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五○.張馮汲鄭列傳.鄭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略微。《史記.卷一三.三代世表.太史公曰》:「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周以來乃頗可著。」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秦世不文,頗有雜賦。」
孜孜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ù juàn釋義︰對事情殷切關注,不知疲倦。見「孜孜不倦」條。 01.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復沈太史書〉:「因執事眷念時務,殷殷不倦,略抒鄙懷,以相質證,未識以為然否?」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蘇平仲〈景古齋記〉:「鬻熊、太公,老聃、楊朱,……太史公之《史記》、不韋、淮南之訓覽,以至魏、晉以降,幽人狷士憤世嫉俗,作為辯論,多者數十百卷,少者為言亦數萬,此亦天下之古物也。」
予取予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相傳為春秋魯太史左丘明所撰,為春秋時代的史書,其中一段記載了楚文王與申侯之事。申侯為申氏所生,極受楚文王寵愛。楚文王臨終之際,把申侯召來,給了他一塊玉璧,叫他立即離開,文王說:「只有我了解你。你這個人一心謀求私利而不知滿足,不斷地向我索取財物,我總是有求必應,也不因此而責怪你,但是之後的君王將會反過來對你要求得更多,那麼你就不免獲罪了。所以我死後你快走吧!不要去小國,他們不會接納你的。」楚文王下葬後,申侯依從他的交代,趕緊逃到鄭國去,並且頗受鄭厲公的寵愛。在這段記載中,有兩句話是楚文王對申侯的指責:「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本是指申侯貪得無厭,不斷向文王索求財物,後來「予取予求」被用...
穿鑿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字絲,西漢楚人。文帝時為郎中,以建言有名。在〈袁盎鼂錯列傳〉文末,太史公說:袁盎雖然不好學,可是他善於將古事融合時事,發表議論,並以仁愛之心為本體,常常徵引大義,慷慨激昂。 「附會」在此並無貶義,之後則指牽強湊合,遂有貶義。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穿鑿附會」,用來指生拉硬扯,牽強解釋。如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古體上.雜言》:「『餐秋菊之落英』,談者穿鑿附會,聚訟紛紛。」便提到有些人對〈離騷〉中「餐秋菊之落英」這句話的意思不清楚,妄加解釋,造成不少爭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