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針見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一三.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說》:「是故講學者,苟以真我之自由以外之物為目的,雖有善言,終不免於奴隸之學。此康氏一針見血之教也。」
三教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教九流」係由「三教」及「九流」二語組合而成。 「三教」指儒、佛、道。語或出自《周書.卷五.武帝紀上》。北周武帝宇文邕,鮮卑人。生活節儉樸實,勤政愛民。在位期間(西元560∼578),改革鮮卑舊俗,釋放奴隸。當時因為社會動亂不安,許多人投身佛、道,尋求精神上的寄託,武帝卻認為僧道不事生產、又不用交稅,影響國家財政,應該廢除。於是在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這天,他召集大臣、沙門及道士等,討論三教的好壞,結果儒教為先,道教第二,佛教最後。 「九流」則是出自《漢書.卷一○○.敘傳下》。敘傳是作者自敘家世、生平,兼及編纂旨趣、體例的文章,典源所錄是《漢書》中為何收錄〈藝文志〉的編纂旨趣。其內容略謂: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奴隸、僕役。如:「奚僮」、「小奚」。《周禮.天官.冢宰》:「酒人俺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漢.鄭玄.注:「古者從坐男女,沒入縣官為奴,其少才知以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齊併的。唐.韓愈〈雜說〉:「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蘇格拉底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下面一個他和學生問答的有趣的例子:學生:蘇格拉底,請問甚麼是善行?蘇格拉底:盜竊、欺騙、把人當奴隸販賣,這幾種行為是善行還是惡行?學生:是惡行。蘇格拉底:欺騙敵人是惡行嗎?把俘虜來的敵人賣作奴隸是惡行嗎?學生:這是善行。不過,我說的是朋友而不是敵人。蘇格拉底:照你說,盜竊對朋友是惡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殺,你盜竊了他準備用來自殺的工具,這是惡行嗎?學生:是善行。蘇格拉底:你說對朋友行騙是惡行,可是,在戰爭中,軍隊的統帥為了鼓舞士氣,對士兵說,...
一呼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法則做事,謹守職責,不為非作歹的人,是官吏。在人面前,投合對方的心意,對方一呼喚,連聲應諾,這就是奴隸。所以上等的君主以老師為輔佐,中等的君主以朋友為輔佐,而下等的君主是以官吏為輔佐,至於將使國家危亡的君主則是以奴隸為輔佐。後來「一呼百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眾多。「一呼百諾」較早的書證如《全唐詩.卷八○七.拾得詩五二首之五○》:「人生浮世中,個個願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百諾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飼料餵牲畜的器具。如:「馬槽」、「豬槽」。《晉書.卷一.宣帝紀》:「魏武察帝有雄豪志,……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唐.韓愈〈雜說〉:「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例如學生接到表現不佳的成績單,而對自己說成績並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辯稱,佛氏的「否認」,與尼采歸為奴隸或畜群道德的「憤懣」(ressentiment )和「價值的再價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極高。 「反應結構」為意識性的採取某種與潛意識所欲之完全相反的進向。例如某人強烈仇視某一種族,宣稱其理由為該種族低下卑微,但潛意識而言,是其人感覺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說。 「轉移」為情緒從危險物轉向安全物。例如擊打枕頭,以避免攻擊某人。 「壓抑」為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如戰爭創傷),強制驅...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 早期劉邦本名劉季,出生於沛縣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豐縣的一個農戶家裡。其祖父為一名被魏國所俘而淪為奴隸的秦兵,逃入齊後改名劉清,由於劉清臉上之刺青,因此其一輩子都在當時之不毛之地的沛縣一帶生活。劉邦父母名字沒有記載,只記載名為阿父,亦有稱之劉太公、劉媼。劉邦本來也是有姓而無名,只是叫劉季(即現代漢語所說之劉四),這在先秦下層社會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劉姓源自於替夏朝君王孔甲養龍後來逃到魯縣的劉累。年少時的劉邦性格豪爽,不喜歡讀書,但對人很寬容,也不喜歡從事農事,所以被他的父親訓斥為「無賴」,並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但劉邦還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奴隸、僕人。《韓非子.說難》:「伊尹為宰,百里奚為虜。」《史記.卷八七.李斯傳》:「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