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嚼口的馬絡頭。《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鞍勒一具,馬十五匹。」唐.杜甫〈哀江頭〉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的軍隊向後撤退九十里,來報答您的恩惠。如果這樣還不能得到您的諒解,楚軍仍然繼續進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對抗了。」後來從言裡的原文「辟君三舍」演變出「退避三舍」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主動退讓,不與人相爭。
鳥盡弓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鳥射盡之後,就收起弓箭不用。語本《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比喻天下平定之後便遺棄功臣。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驚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注解 驚:對……害怕,為……所驚嚇。弓:指弓箭。=二.=釋義 鳥兒曾受箭傷,聽到弓弦聲就嚇得從天上掉到地上。比喻曾受傷害,稍有動靜就特別驚慌的人。=三.=語源 《戰國策‧楚策四》:更羸在魏王面前引弓虛發就把雁打下來了。魏王問是甚麼原因,更羸回答說:“這隻鳥飛得很慢,鳴聲悲切。飛得慢,是因為舊傷作痛;鳴聲悲切,是因為久已失群。傷口未痊癒,懼怕的心理不會弭消,聽到弓弦聲想振翅高飛,卻觸動舊患,最終掉下來了。”=四.=例子 最近小偷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再不敢輕易作案了。=五.=近義 杯弓蛇影|風聲鶴唳=六.=反義 初生之...
蕭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馬鳴聲。唐.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2)形容風聲。《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3)形容落葉聲。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推力或彈力等送出弓箭、炮彈或某種物體。如:「發射」、「注射」、「掃射」、「噴射」。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敢勸戒了。有一位名叫荀息的大臣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去求見。晉獻公想一定是來勸阻的人,就叫衛士們準備好弓箭,待荀息一開口就射死他。可是,荀息拜見了晉獻公後,一句也沒說起關於建高台的事,只是對晉獻公說﹕「大王,今天我來拜見,只是來向大王問好,順道表演一個小小的技藝。」說著,荀息就把九顆棋子堆起來,接著又拿出十二隻雞蛋,一個一個在棋子上疊起來。雞蛋在棋子上搖搖顫顫,旁邊的人都緊張得屏住了氣息,不敢呼吸。晉獻公禁不住大聲喊起來﹕「太危險了﹗太危險了﹗」這時候荀息才說﹕「這個並不算危險,還有更危險的事情呢﹗大王要建九層的高台,為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手採取。如:「摘花」、「摘下」、「摘取」、「採摘」。《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掉下剛刀,摘了弓箭,脫卻袍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弓箭所能達到的範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啃、咬。《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唐.杜甫〈哀江頭〉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