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64.5931 ms
共 10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憂外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饋,非有內憂,必有外患。」指國家內部的動亂和外敵的侵擾。《孽海花》第二五回:「當此內憂外患,接踵而來,老夫子繫天下人望。」亦比喻個人所遭遇的內在糾紛與外在壓力的困境。清.方苞〈兄子道希墓誌銘〉:「時弟妹皆幼,內憂外患,獨身當亡,遂得危疾,連年景歲。」
|
患難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經歷困苦艱難而互相扶持的好朋友。《醉醒石》第一○回:「浦肫夫患難之交,今日年兄為我們看他,異日我們也代年兄看他。」
|
後患無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後的禍患,將永無斷絕之日。如:「這件事必須從根本澈底解決,否則後患無窮。」
|
養癰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姑息養奸,必遺後患。參見「養癰成患」條。
|
禍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憂患。《三國演義》第三回:「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紅樓夢》第二一回:「你拿著終是禍患,不如我燒了他完事。」
|
患難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承擔憂患與災難。形容彼此一心一德,肝膽相照。如:「真正的朋友應是能夠患難與共的。」
|
憂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愁患難。《易經.繫辭下》:「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
患難見真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困苦艱難的處境中才能看出真誠的感情。如:「越是知己,越是『患難見真情』。」
|
憂患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於安定中仍不忘思慮急難處境的危機感。如:「唯有對自己的國家前途懷有憂患意識,才能避免民族走向衰敗的命運。」
|
養癰成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了毒瘡不去醫治,終將形成大患。語本漢.馮衍〈與婦弟任武達書〉:「自恨以華盛時不早自定,至于垂白家貧身賤之日,養癰長疽,自生禍殃。」後比喻姑息養奸,必遺後患。《鏡花緣》第五七回:「這總怪四哥看了天象,要候甚麼『度數』,又是甚麼『課上孤虛』,以致耽擱至今,真是養癰成患。」也作「養癰致患」、「養癰自禍」、「養癰自患」、「養癰貽害」、「養癰貽患」、「養癰遺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