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迷惑。《論語.子罕》:「知者不惑。」《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
2.孔子自稱四十不惑,後人因稱四十歲為「不惑」。如:「不惑之年」。
|
熒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指火星。《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察剛氣以處熒惑」句下司馬貞索隱引《春秋緯.文耀鉤》:「赤帝熛怒之神,為熒惑焉,位在南方,體失則罰出。」漢.王充《論衡.變虛》:「有善行必有善政,政善則嘉瑞臻,福祥至。熒惑之星,無為守心也。」
2.迷惑、眩惑。漢.桓寬《鹽鐵論.論誹》:「夫蘇秦張儀,熒惑諸侯,傾覆萬乘,使人主失其所持。」也作「營惑」。
|
惶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疑懼。《三國志.卷四三.蜀書.呂凱傳》:「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惶惑。」
|
蠱惑人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謠言欺騙、迷惑、煽動人心。《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二》:「諸陰陽家者流,輒為人燃燈祭星,蠱惑人心者,禁之。」
|
知者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慧的人能深入了解,凡事不會疑惑不決。語出《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魅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美貌或媚態來迷惑人。如:「在古代傳說中,狐仙往往有魅惑人心的本事。」
|
年屆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已到四十歲。如:「他雖已年屆不惑,卻仍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
眩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亂而失去主張。《淮南子.氾論》:「同異嫌疑者,世俗之所眩惑也。」
|
煽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煽動鼓惑。《水滸傳》第一回:「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好,故意安排這等去處。」《三國演義》第二九回:「狂道怎敢煽惑人心!」也作「扇惑」。
|
二缶鐘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辨不出缶、鐘兩種盛器的容量大小。比喻是非不明。《莊子.天地》:「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