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44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譁眾取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迎合眾人的言語行動來博取他人的注意。《漢書.卷三○.藝文志》:「然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也作「譁世取寵」。
巧言令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水滸傳》第三四回:「你兀自不下馬受縛,更待何時!暫地巧言令色,擅軍心!」」
無的放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三二.中日交涉匯評.交涉乎命令乎》:「若純屬虛構,吾深望兩國當局者,聲明一言以解眾,如是,則吾本篇所論純為無的放矢,直拉雜摧燒之可耳!」
指鹿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鹿指稱是馬,藉以展現自己的威權。比喻人刻意顛倒是非。#典出漢.陸賈《新語.辨》。
良莠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張鷟《朝野僉載》稱唐初已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諺曰:『無狐魅,不成村。』……其源流始末,則劉師退先生所述為詳。蓋舊滄州南一學究與狐友,師退因介學究與相見,軀幹短小,貌如五六十人。衣冠不古不時,乃類道士。拜揖亦安詳謙謹,寒溫畢,問枉顧意,師退曰:「世與貴族相接者,傳聞異詞,其間頗有所未明。聞君豁達,不自諱,故請袪所。狐笑曰:「天生萬物,各命以名,狐名狐,正如人名人耳;呼狐為狐,正如呼人為人耳,何諱1>之有?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人不諱人之惡,狐何諱狐之惡乎?第言無隱。」 〔注解〕 (1) 諱:音ㄏㄨㄟˋ,有所隱避的事物。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才繼位,明天就射殺人。對於盡忠進諫的臣子,認為他們是蓄意毀謗;對於有深謀遠慮的臣子,認為他們在妖言眾。所以把殺人的事當作像割野草一樣。這難道是因為胡亥的天性本就邪惡嗎?其實不然,而是當初教導他的人,沒有教他走上正道,沒有教導他處世為人的道理,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後來「草菅人命」這句成語就從這段故事中「視殺人如艾草菅然」(把殺人看成割野草一樣)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輕視人命,任意加以殘害。
教學相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學習,就不知它的美好,所以一定要學習過後,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地方;接著,透過教學,才知道自己的困缺乏在哪裡。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後能自我反省,要求自己要更進一步的學習;知道自己的困缺乏,然後能自我勉勵,學不懈怠,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增長的。後來「教學相長」被用來指通過教授、學習,不但能使學生得到進步,而且教師本身的水準也可藉此提高。
一暴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無或1>乎王之不智2>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3>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4>至矣,吾如有萌5>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解〕(1) 或:通「」,疑。(2) 不智:不聰明。(3) 暴:音ㄆㄨˋ,同「曝」,曝晒。(4) 寒之者:比喻阿諛諂媚之人。(5) 萌:啟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皆、俱。《戰國策.秦策一》:「文士並飭,諸侯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茅塞頓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恍然大悟,撥雲見日,豁然貫通,豁然開朗反義:大不解,百思不解,茫然不解,莫名其妙辨似: 茅,音ㄇㄠˊ。茅草。不可寫作「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