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質彬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解釋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4.1相似詞4.2 4.2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論語》 2.解釋 文:外表的文采;質:內在的實質。彬彬:配合很協調。原來指文采和實質配合很協調,後來主要形容人的舉止文雅、端莊、樸實、從容、大方。 3.故事內容《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相似、相反詞 4.1相似詞 溫文爾雅、彬彬有禮 4.2相反詞 無 5.例句 他是個文質彬彬的富家子弟。
華而不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樸實無華、表裡如一
蕭規曹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曹參繼任丞相後,行事沒有任何改變,對所有的政令,一律都遵循蕭何所制定的執行。  曹參挑選一些個性樸實而不善言辭的忠厚之人,任命他們為自己的部屬。對於只注重語言文字細微末節,並一味追求名聲、地位的官吏,一概斥退不用。曹參雖是丞相,卻整天暢飲美酒,不理政事。他的部屬和賓客都想規勸他,但曹參一見到他們,就拿美酒請他們喝,若有人想說什麼,曹參就再勸他們喝酒,直到喝醉離去,始終無人能開口勸諫,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漢孝惠帝心裡埋怨曹丞相不理政事,就責問他。曹參向孝惠皇帝表示,他認為國家的所有律法,在高祖和蕭何平定天下時,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節省、樸實。如:「節儉」、「勤儉」。《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
三教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教九流」係由「三教」及「九流」二語組合而成。 「三教」指儒、佛、道。語或出自《周書.卷五.武帝紀上》。北周武帝宇文邕,鮮卑人。生活節儉樸實,勤政愛民。在位期間(西元560∼578),改革鮮卑舊俗,釋放奴隸。當時因為社會動亂不安,許多人投身佛、道,尋求精神上的寄託,武帝卻認為僧道不事生產、又不用交稅,影響國家財政,應該廢除。於是在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這天,他召集大臣、沙門及道士等,討論三教的好壞,結果儒教為先,道教第二,佛教最後。 「九流」則是出自《漢書.卷一○○.敘傳下》。敘傳是作者自敘家世、生平,兼及編纂旨趣、體例的文章,典源所錄是《漢書》中為何收錄〈藝文志〉的編纂旨趣。其內容略謂:自...
綺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樸素、樸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真、樸實。如:「憨直」、「憨厚」、「憨態」、「憨狀可掬」。
純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純一樸實。《韓非子.大體》:「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時政彫敝,風俗移易,純樸已去,智惠已來。」
飛揚跋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厙狄干鮮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並性遒直,終不負汝。可朱渾道元、劉豐生遠來投我,必無異心。賀拔焉過兒樸實無罪過。潘相樂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當得其力。韓軌少戇,宜寬借之。彭相樂心腹難得,宜防護之。少堪敵侯景者唯有慕容紹宗,我故不貴之,留以與汝,宜深加殊禮,委以經略。」 〔注解〕 (1) 景:侯景(?∼西元552),字萬景。南朝梁朔方人。善騎射。初仕魏,後降於梁武帝,封為河南王。後篡梁自立為漢帝,為王僧辯等討平。 (2) 專制:獨權統治。〔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北史.卷六.齊高祖神武帝本紀》
變本加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選》是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所編,亦稱《昭明文選》。全書共三十卷,文分三十八類,凡七百餘篇,為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選錄自先秦至南朝梁的詩文辭賦,不選經、子,史書亦僅略選綜緝辭采、錯比文華的贊論、序述。〈文選序〉是蕭統編完《文選》後所寫的序。典源所錄是序文的第一段,其內容略謂:遠觀上古時候,民風樸實,尚未有文章的創作。等到伏羲氏統治天下,開始畫八卦,創造文字,文章才因此產生。《易經》說:「觀察天文,可以了解四時的變化;而觀察人文,則可以教化天下。」可見文章的時代意義是非常深遠的!車輛的製造,一開始只有簡陋的椎輪車,後來才出現較高級的大輅車,但是大輅車已不像椎輪車那般地質樸;積水成冰,但是當初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