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0.6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段,記載了曹魏名將張郃的事跡,內容就有「出言不遜」這句成語。張郃,在東漢末年,各地起兵爭奪天下之時,歸附於袁紹。在官渡之戰中,他建議袁紹派重兵增援烏巢。袁紹未採納,反而採用郭圖的計策,結果袁軍大敗。郭圖則為此感到羞愧,為推卸責任,反而誣陷張郃,說他因為袁軍失敗而感到高興,說話傲慢無禮。張郃因為害怕遭到不測,便憤而投奔曹操。
防微杜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十六國春秋.卷二二.韋謏》:「胡羯皆我之仇敵,今來歸附,苟存性命耳,萬一為變,悔之何及?請誅屏降胡,去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
敬業樂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違背師訓,就可以稱之為大成。這時候才能夠教化人民,移風易俗,然後附近的人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都來歸附。這是大學教育的方法與次第。古書說:螞蟻時時學習啣泥,然後才能成大垤。就是這個意思。 補充相似詞: 實例小華向來敬業樂群,深深獲得老師與同學的肯定。 參考資料http://tw.18dao.net/%E6%88%90%E8%AA%9E%E8%A9%9E%E5%85%B8/%E6%95%AC%E6%A5%AD%E6%A8%82%E7%BE%A4
小心翼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主要是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詩歌總集之祖。〈大雅.大明〉篇是在歌頌周文王,他非常的恭敬謹慎,以虔敬的心和美好的德行來事奉上帝,因此得到了許多的福祿。行動舉止中,不違背應有的德行,他的美德因此彰顯,四方的諸侯國都來歸附。典源又見《詩經.大雅.烝民》。內容則是表述仲山甫的德行,小心恭謹,效法古訓,具有良好的儀容風度。因此天子賦予他重責大任,頒布命令於四方。後來詩中的「小心翼翼」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舉止十分謹慎,不敢懈怠疏忽。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力,不能從心」。另外在《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也提到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復興漢室,西域各小國都來歸附,希望能得到保護,避免被他國併吞。但等了許久都沒看到漢室派兵過來,非常著急,鄯善國的國王就寫信給漢光武帝,說明漢帝國再不派兵前來,就只好去依附你們的敵人-匈奴了。漢帝鑒於國內局勢剛剛穩定下來,短期之內無法派兵到西域保護這些國家,於是便回覆說:「我們目前無法派兵前去,你們有歸附漢帝國的心,但力量上無法達到的話,就請你們自行去依附其他國家吧!」這些小國就只好去依附匈奴了。這裡的原文用的就是「力不從心」。後來就演變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指心裡想做某事,力量卻無法達到。
不修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隗(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像井底之蛙一樣狹小,又自...
開誠布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推誠布信注音︰ㄊㄨㄟ ㄔㄥˊ ㄅㄨˋ ㄒ|ㄣˋ漢語拼音︰tuī chéng bù xìn釋義︰猶「開誠布公」。見「開誠布公」條。 01.《魏書.卷七○.劉藻列傳》:「時北地諸羌數萬家,恃險作亂……朝廷患之,以藻為北地太守。藻推誠布信,諸羌咸來歸附。」 02.《周書.卷三○.于翼列傳》:「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 參考詞語︰開布誠信注音︰ㄎㄞ ㄅㄨˋ ㄔㄥˊ ㄒ|ㄣˋ漢語拼音︰kāi bù chéng xìn釋義︰猶「開誠布公」。見「開誠布公」條。 01.宋.陳亮〈中興論〉:「平居無事,則欲開布誠信以攻敵心。」 參考詞語︰推誠布公注音︰ㄊㄨㄟ ㄔㄥˊ ...
兔死狐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即「兔死狐悲」。見「兔死狐悲」條。 01.《宋史.卷四七七.叛臣列傳下.李全下》:「將軍非山東歸附耶?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獨存?願將軍垂盼。」 參考詞語︰狐兔之悲注音︰ㄏㄨˊ ㄊㄨˋ ㄓ ㄅㄟ漢語拼音︰hú tù zhī bēi釋義︰即「兔死狐悲」。見「兔死狐悲」條。 01.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陳公被留,家人向隅,愛子乞援狐兔之悲,有情者誰復能遣?」
五十步笑百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說:「您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就不必奢望百姓會比鄰國多了。彼此都不管人民的死活,如何能期望更多的人民來歸附呢?」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五十步笑百步」,用來比喻自己和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卻自以為是而譏笑別人。
老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載,東漢名將馬援,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想要開創一番事業。長大後當了郡守的部屬,有一天奉命押解重刑犯到司命府,半路上,馬援因為憐憫那個囚犯就放了他,自己則逃到北方去避禍。後來雖然遇到特赦,免除了罪刑,但他並沒有回到故里,仍然留在北方畜牧維生。期間有很多人慕名前來歸附,門下賓客有數百人之多。在隴漢交界游牧的時候,他常跟賓客們說:「大丈夫立志,處境愈是艱困,志節應當愈堅強;年紀越是老大,越要多加鍛練,保持身體強健。」並用這句話來自我勉勵。後來他投效東漢光武帝劉秀,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成為大將軍。後來原文中的「老當益壯」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年紀雖大但身體仍然強健,而且志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