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類比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輸入的兩個類比信號加以比較其大小關係,而確定傳送邏輯值為〝1〞或〝0〞的電路。
  學校的結構功能與學校的功能結構的比較如下:
  1.相同點:
  (1)兩者都以社會學的理論作基礎,是教育理論與社會學理論的關聯;
  (2)兩者都把學校看成是一種社會的機構,具有教化社會大眾的功能;
  (3)兩者都重視人類學理論,也重視人類學理論對教育所產生的影響。
  2.相異點:
  (1)在出發點方面:結構功能理論是認為將學校的課題,由目標、功能的分化,統整起來,使它們發生交互關係;功能結構理論是認為學校功能是複合的,而產生平衡,是整體的,而不是分化的統整。
  (2)在過程方面:結構功能的理論認為在學校的發展...
比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教育〕一書是由美國比較教育學者康德爾(I.L. Kandel, 1881~1965)所撰寫,在有關比較教育學的古典著作,是具代表性的書籍。
  康德爾是猶太人,一八八一年出生於羅馬尼亞,曾在英國曼徹斯特文法學校及曼徹斯特大學(Manchester University)接受教育。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四年間,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任教,並主編該校國際研究所的教育年鑑(Educational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一九四六年自哥倫比亞大學退休,在他教學生涯中,出版了很多期刊論文,並寫了很多專書,其中最有名的即是一九三三年出版...
泛文化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文化比較法是在探討文化因素對人類行為的影響之研究法,其目的主要有二:第一、是透過文化間的比較以了解人類發展的普遍性原則;第二則是在了解文化因素對於個體發展的影響。例如,研究者如欲探討在不同文化環境生長的青年,其人格特質是否有差異時,他以「文化背景」當作效標,選擇了美國青年與中國青年兩組研究對象,然後分別實施人格測驗。從兩組青年在各項人格特質上的差異,即可了解文化因素與人格特質變項間的關係。同樣,對次級文化團體中的兒童或青少年,探討其相互間的行為差異,均適用泛文化比較法。
比較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圖書館學」(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是1950年代起逐步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係以探索各國、各地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國際圖書館事業的合作,以及調查研究的方法為主要目標。柯林斯(Dorothy G. Collings)在 1971年界定:「比較圖書館學即有系統地分析不同環境下圖書館之發展及實務作業,並考量相關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文化及其他背景因素,以研究圖書館發展的因果關係及相關問題」。王振鵠教授綜合定義為:「比較圖書館學就是對不同國家的圖書館學與圖書館事業比較其異同,追溯其溯源、探究其原因以為借鑑。它是超越國界、民族、文化、社會環境界限;以及超越時代...
王梅玲(2005)。英美與亞太地區圖書資訊學教育。臺北市:文華。Bereday, George Z. F. (1964). Comparative methods in education. New Holt, New York: Rinehart and Winston.Collings, Dorothy G. (1977).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 In Kent, A & Lancour, H., Encycloopedia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New York: Marcel Dekker.
比較成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成人教育係指針對二個以上國家或地區的成人教育,進行一種或多種領域的比較分析。此定義包括二個要素:一是一種涵蓋二個以上國家的成人教育的研究,而非指同一國家內的成人教育措施的比較;二是一種比較教育或成人教育的次學門(subdiscipline),為成人教育及比較教育二種學門的一支。
  成人教育的比較研究,不僅在於資料的並列,而且要發現其中的異同,決定異同的程度,進而探討其原因及其在成人教育上的意義。進行成人教育的比較研究,最基本的目的係在於使成人教育者獲得可以直接應用的知識與技巧,了解有關的訊息以增進其能力,改善人類的生活。比較成人教育的目的如下:
1.了解其他國家的...
整理和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理和比較(Ordering and comparing)目錄1 前言2 活動類型2.1 太陽月亮與星星2.2 動物模式2.3 變換顏色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前言所謂整理和比較,在數學中此兩觀念非常重要,因為數學是注重邏輯的學科,學生必須具備整理以及比較的功能,而此兩者觀念,又為定型概念的基礎。所謂整理意旨較高水準的
歷史比較語言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門屬於歷史語言學範圍的學科。以語言的親屬關係和歷史演變為研究對象。透過歷史比較法探討不同語言之間的關係和個別語言的演化規則,以建立語系系譜,擬構原始母語。歷史比較語言學於十九世紀初隨著西歐學者對印歐語言的研究而成立。
社會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比較是指在缺乏客觀比較標準的情況下,個人為了解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因此藉由與他人的比較來達到自我評估的目的。社會比較也因此而成為社會評估的重要基礎,同時,社會比較也與參照團體的形成有相當的關聯。
  社會比較的概念最早是一九五四年范士庭(L. Festinger, 1919~1989)發表的論文〔社會比較理論〕(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中所提出。范士庭認為個人之所以從事社會比較乃是一種內部驅力所致。這股內驅力會促使個人針對本身的能力、信仰以及各種見解進行評估,而評估的目的則是為了減少個人對其自身所處情境的不確定性。人類有許多能力是可以透過客觀...
事前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較嚴謹而且事先就有理論基礎或假設作為引導的實驗研究,研究者常事先根據其假設選擇好要比較某幾對特定的平均數之間是否有顯著差異,用來考驗所提出的假設。像這樣研究者在進行蒐集資料之前,便根據理論提出研究假設,並事先計畫好要對某幾對特定的平均數差異進行比較,就屬於「事前比較」。在此種情況下,不管有無進行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或不管ANOVA的結果是否達到顯著水準,均需進行計畫中的那些比較。事前比較α的觀念單位通常是個別的「比較」。
  事前比較常採用正交比較(orthogonal comparisons),但有時也採非正交比較(nonor...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