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比較目錄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目錄學為目錄學的分支學科,是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目錄學知識書目工作和目錄學著作進行比較研究,分析它們的共性和個性,比較其優劣,衡量其得失,探索書目工作和目錄學研究的共同規律及其不同表現形態。有助於開擴目錄學研究的眼界,打破因國界和時代造成的局限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尋求適合於本國或本地區特點的發展書目工作與目錄學研究的正確道路。
有限詞彙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被限制在只能與系統中僅存的詞彙做比較的操作。
比較體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體育主要是對體育作比較的研究。所謂「比較」,是指對兩種或兩種以上之事物,如制度、組織、設施等,辨別其異同,分別其優劣,分析其因果等加以論述之意,例如對於兩個國家、民族、地區或社會由於其不同的傳統背景、思想、政策、計畫等所顯示的實際情形加以比較;以此方法應用於體育,將各國的體育制度、背景、政策、設施、計畫等加以比較,並分辨其優缺點,以供政府對體育之施政參考,即稱為比較體育。廣義的比較體育包括運動,因為體育與運動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比較體育最早起源於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西元前七世紀時,有關競賽行政、選手之選拔與訓練、規則與裁判以及觀眾等事務,已擴散至希臘各城邦和埃及。
同時深度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測深度與同時直接垂直測量深度之比較。此項同時比較應定時(如每次工作起止及每季)實施,以測出回聲測深儀之系統誤差。最常用之方法為:(1)測深校正板或其他障音器檢核,(2)垂直測深(如錘測或測深桿)。實際深度與觀測深度之差異包括聲速差效應、儀器系統誤差及船舶之靜態吃水。
比較型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人類學的研究中,比較型態學是採用比較的方式,研究各民族或種族的人體特徵,包括高矮、胖瘦、骨骼等,以了解各民族或種族外型的特徵。
  最早使用這種方式研究人類學的是德國人類學家布魯門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 1752~1840),他於一七七五年在哥廷根大學(Universität Gottingen),採用解剖學的方法,研究不同種族的頭蓋骨及頭腦的軟體部分(大腦),以了解各種族頭蓋骨及腦部特徵。這種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頭蓋骨的測量、大腦結構的特徵的細微解剖,在當時對人類學的研究成果很有貢獻。
比較及列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二筆資料之大小及相等之關係,並將其結果列印。
匹配;配合;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兩種物件在某條件下成為良好的配對情況。
字元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資料處理時,為能對文字型式的資料排序,以該系統所採用的編碼(如以ASCII字碼表)的先後次序為字元變數比較的依據。
比較圖書館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研究源起於16世紀的比較解剖學,其後比較研究在各個學科領域中逐漸發展,而最早提出比較圖書館學的是戴恩(Chase Dane),他在1954年發表的兩篇論文中首度介紹了這個名詞,但在他提出後的10年內,比較圖書館學並未受到重視,直到近30年來,比較圖書館學才蓬勃發展。以發表的論文篇數來說,1950年代,〔圖書館學摘要〕(Library Science Abstracts)中比較圖書館學標題下只有一篇,1960年代,增加到105篇,1971年時,〔圖書館文獻〕(Library Literature)開始將比較圖書館學獨立成一個標目。在學校課程方面,1963年時,北美有5所圖書館學校開設比較...
比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用以互相比較的二個元素,此元素可能為數字亦可能為字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