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易近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內容淺顯,容易了解。[例]他的文筆平易近人,作品廣受青少年喜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淺顯明白、容易瞭解。如:「淺近」。《孟子.盡心下》:「言近而指遠也,善言也。」
深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嚴峻刻薄。《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義縱傳》:「是時趙禹、張湯以深刻為九卿矣,然其治尚寬,輔法而行。」《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頃獄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
2.刻鏤深入,難以忘懷。如:「我對她印象深刻。」
3.見解精闢透澈,含意深遠。《南史.卷七○.循吏傳.郭祖深傳》:「又言『廬陵年少,不宜鎮襄陽,左僕射王暕在喪,被起為吳郡,曾無辭讓』。其言深刻。」
觸景生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朝戴良有一篇〈錢氏三樓詩序〉,一方面是錢氏兄弟蓋了樓替他們高興,一方面是因為喜愛棲碧、攬秀、玩清三座樓的名字而寫作。文中「詩人見景而生情,觸物而起興」二句,指出詩人往往因為看到眼前的景象而引發內心的情感波動,並將感受透過詩文表達出來。後來「觸景生情」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看見眼前景象而引發內心種種情緒。亦如清人趙翼《甌北詩話.卷四.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意指淺顯易懂的詩,大多是因為看見眼前的景象而引發內心種種情緒,或是因為事件而興起的意念,讀起來讓人感受深刻,意味深長,值得再三玩味。
朗朗上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朗,聲音響亮。「朗朗上口」指誦讀熟練,能順口念出來。如:「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淺顯易懂,當時的老人或小孩大多能朗朗上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淺顯、普通。《晉書.卷四六.劉頌傳》:「雖嘗抗疏陳辭,氾論政體,猶未悉所見,指言得失。」
深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淺近、淺易、淺顯、粗淺、通俗
說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言語或文字解釋明白。[例]舉淺顯的例子來說明,比較容易了解。
艱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流暢、淺顯、暢通
歡天喜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天喜地」是個很淺顯的成語,常被用來形容人非常歡喜高興的樣子,較早見於宋代話本小說《錯斬崔寧》。其故事內容描述一個名叫劉貴的人,夜裡被闖入的盜賊殺死,而劉妻誤以為是他的小妾與崔寧謀財害命,於是告到官府去,官方又草率斷案,將小妾和崔寧判了死刑。一年後,劉妻陰錯陽差地成了那個盜賊的押寨夫人,在一次閒聊時,赫然發現此人才是當年謀殺親夫的真凶。劉妻心中懊悔不已,但表面上裝作沒事,仍是一付「歡天喜地」的樣子,第二天才偷空到官府報案,為夫報仇。「歡天喜地 」也常見於其他戲曲小說裡,如《水滸傳》第一七回中,曹正等人綁著魯智深,假意要將他獻給二龍山的山大王鄧龍,鄧龍手下小嘍囉見他們到來,「歡天喜地說道:『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