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514 ms
共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
淙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聲詞:(1) 形容水流動的聲音。[例]登山隊員順著淙淙的流水聲,找到了泉水源頭。 (2) 形容樂器所發出的聲音。[例]樹林裡傳來一陣陣淙淙的琴聲,原來是有人在那兒彈古箏。
|
危言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是說賈誼是在故作驚人之語,好痛快地抒發內心的憤悶。呂氏這篇文章是今天可以找到關於「危言聳聽」較早的源頭。
|
推波助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作「吹波助瀾」。南朝宋詩人鮑照,文詞贍逸,詞采華麗,文章中常表現出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典源所收的內容,節錄自〈觀漏賦〉,是他看到計時的刻漏,一時興起的感嘆之作。其中「時不留乎激矢,生乃急於走丸。既河源之莫壅,又吹波而助瀾」四句的大意是:時間的消逝就像激射而出的箭一樣快,而人事轉變比滾動的丸珠還迅速。如同河流的源頭不會阻塞,又因為風吹的關係,掀起更大的波浪。後來「推波助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推動鼓勵;亦用於比喻從旁鼓動,使事態擴大。
|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品》以古詩為歷代詩作中的第一,曹植的詩作次之,這樣的見解確實有其理由。因為古詩可視為後代各家詩風的源頭,而曹子建詩風最近古詩。張戒在原文中就用了「文章古今迥然不同」一語。後來「迥然不同」的成語可能由此演變而出。
|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一知半解」一語的源頭,有人以為來自於宋代大儒張栻的〈寄周子充尚書〉。張栻為宋代著名理學家之一,〈寄周子充尚書〉中有一段文字是講述他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的理學觀。他認為學者欲窮究真理,應同時注意到「致知」與「力行」兩種工夫,將所知付諸行動,行動時又不斷思慮以增所知,如此周而復始方能有持續的進步。但若為學時未求真知,光憑主觀揣度,或不求甚解,又以其為所知並據之而行,那麼所得的一切將會是虛妄不實的。張栻這段文字,不但強調了「致知」與「力行」的為學工夫,也闡明了求真知的必要性。而後人便以他文中的「一知半解」,用來形容一個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另外,在同一時代嚴羽所作的《滄浪詩話》中,亦見此語。《滄...
|
事過境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過境遷」指事情過了,環境也已改變。推究這句成語的源頭,可能出自於王羲之〈蘭亭集序〉。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約了謝安、孫綽等人,集會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舉行了一場修褉的春遊活動。後來王羲之寫了一篇〈蘭亭集序〉,記載這件盛事。這篇文章相傳王氏用鼠鬚筆寫在蠶繭紙上,寫得是遒媚勁健,如行雲流水,正是王氏的書跡聖品。在文章中,作者有一段談到,人的一生或得意,或失意。得意的時候如偶遇知己,可以傾吐平生心志;或者充滿靈感,可以縱情於作品中。在這個當頭,任誰也不會去考慮年齡的問題。但是遺憾的是:人的感情會隨環境改變,過去自以為得意的事,到了後來,一回頭看,已成往事,只能回味了。文人作家的創作靈感正是從這種感...
|
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的源頭。《文選.曹冏.六代論》:「夫泉竭則流涸。」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
追本溯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溯事物的根本源頭。
|
淵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的源頭。《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測其淵源,覽其清濁。」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