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言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 (2) 景帝:西元前188∼前141,姓劉名啟,字開,是漢文帝的長子。在位時採用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後因採用晁錯的主張,削奪諸侯王封地,引起七國之亂,幸賴太尉周亞夫平定,自此中央權力鞏固,諸王毫無實力。在位十六年崩。 (3) 屬:音ㄓㄨˇ,同「囑」,託付。 (4) 百歲後:比喻死後。 (5) 視:對待、看待。 (6) 恚:音ㄏㄨㄟˋ,怨恨、憤怒。 (7) 嗛:音ㄒ|ㄢˊ,懷恨。〔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也。……太祖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紹遣將淳于瓊等督運屯烏巢,太祖自將急擊之。郃...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令夕改」原作「朝令暮改」。鼂錯是西漢時的著名政治家,他曾提出不少對國家政策重要的建議,因此有「智囊」的美稱。漢文帝時,鼂錯眼看當時農民與商人貧富懸殊,農民辛苦的耕種才得些許糧食,政府徵收糧食的時間卻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標準,常常早上的規定,到了晚上就改變了。農民們為了急於納稅,有存糧的只有被迫將糧食半價賣出,沒存糧的只得用加倍的利息向人借貸,或者賣掉田地房屋,甚至賣掉自己親生的兒孫來還債。商人趁著需用很急的時候,將積存的貨物賣掉,獲得暴利。這種情形嚴重的影響到當時的農業生產。所以鼂錯向漢文帝上了一篇〈論貴粟疏〉,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耕種,並讓有錢的商人捐糧...
一諾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顧:藉著。 (4) 趙同:西漢時宦官,生卒年不詳。 (5) 竇長君:西漢觀津人,生卒年不詳。漢文帝竇皇后之弟。竇,音ㄉㄡˋ。 (6) 季布:西漢時人,生卒年不詳。楚漢相爭,初為項羽部將,數圍劉邦。及項羽滅,為劉邦追捕,後由朱家透過汝陰侯滕公,乃得赦免,並官郎中、中郎將及河東守等。 (7) 諫:用言語或行動勸告別人改正錯誤。 (8) 通:交往。 (9) 不說:不悅。說,通「悅」。 (10) 游揚:稱揚美名,使名聲遠播。 (11) 距:通「拒」,拒絕。
汗流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汗流浹背」原作「汗出沾背」。西漢初年,由於惠帝才智平庸,朝政由呂太后把持,並分封其家族兄弟為王。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帶兵誅殺呂氏諸王,剷除呂氏的勢力,並迎高祖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文帝即位後,右丞相陳平認為周勃平定呂氏之亂,鞏固漢室的天下,功勞比自己要大得多,於是自願將右丞相的位子讓出。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周勃成為群臣中地位最高的右丞相,陳平則降為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時,漢文帝問周勃說:「國家一年判決的訴訟有幾件?」周勃過去都是掌管軍事,對這些事情並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問:「國家一年的稅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只好又回答不知。文獻中使用「汗出沾背」來形容...
危言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危言聳聽」原作「危言駭世」。「危言聳聽」是故意說些誇大、嚇人的話,使聽的人驚駭的意思。「危言」的「危」應當就是「危險」的意思。和《論語.憲問》所說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的意思不同。《論語》的「危言」是指「正直的言論」。在宋代呂祖謙〈館職策〉中提到漢文帝時,國家承平,如果較之於「成康之治」也許不足,但是較之於春秋戰國以降的政情,則綽綽有餘了。但是在《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中,卻提到賈誼上疏給文帝,奏章一開頭就說:當今國事,可以令人痛哭者一,流涕者二,長嘆息者六。從賈誼的奏章來看,似乎文帝時的朝政簡直糟透了,根本不像史實告訴我們的。有人就認為賈誼是在「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
喋喋不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不小心啊!」最後文帝聽從建議,取消嗇夫的升官。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內容則是表述西漢文帝時,宦官中行說因被迫奉命送公主到匈奴和親,後來歸順匈奴。有一天,他駁斥漢朝使者對匈奴的批評,說:「匈奴人逐水草而居,沒有繁複的辭令,如果令他們像中原人一樣話多不止,即使衣冠華美,又有何用?」後來「喋喋不休」這句成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話多,沒完沒了。
緹縈救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文帝時,太倉令淳于意因罪要受肉刑,詔命解送長安。緹縈隨父至長安,並上書給漢文帝,願賣身為官婢以贖父罪,文帝憐憫他,便下令廢除了肉刑,並赦免了淳于意。見《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
聽天由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天由命」原作「聽天任命」。孔臧是西漢魯人,孔子十一代孫。西漢文帝時,孔臧嗣蓼侯,遷博士,拜太常,歷位九卿。西漢初年,各家學說不一,對儒家思想解釋不同。孔臧對此極為不滿,因此上書皇帝,乞為太常博士,以為紀綱古訓,使後人治學時有所依循。孔臧共作賦二十四篇。在〈鴞賦〉之中,孔臧藉著屋頂上聚集了不祥的飛鴞,來辨明吉凶禍福之理。他認為禍福本非命中注定,所以沒有常規可循,乃是按照每個人的行為,而得到相對的報應;與其汲汲於趨吉避凶的迷信,不如聽憑天意,自然發展,而一個人只要能夠謹慎自己的言行舉止,居仁行義,又何必憂慮上天會降下災禍?後來「聽天由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任憑天意及命運而自然發...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篇,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時民間所藏的《書》基本上被焚毀,國家所藏的《書》也毀於戰火。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講授保存下來的28篇《尚書》,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稱為《今文尚書》。《尚書》的稱謂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東周,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漢武帝末年。魯共王拆除孔子的舊宅,從牆壁夾層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大篆(籀文)寫成的《尚書》,稱為《古文尚書》,除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8篇外,多出16篇。西晉後,《尚書》全部散佚。東晉時梅賾獻《孔傳古...
陳陳相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西漢初年,劉邦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經濟,使得農業生產突飛猛進。漢文帝和漢景帝仍堅持這個既定的國策,因此國庫裡錢幣堆成山,糧庫裡積壓的糧食無數,陳陳相因,倉庫容納不下,只好露天堆放,很多榖子腐爛不能再食用了。 釋義原指京都倉庫的糧食逐年增加,致陳糧上再堆陳糧。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後比喻因襲舊例,而無革新進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