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71.5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眾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的言論,其勢可以上達於天。形容輿論力量影響之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齋戒占卜前,沐浴並用香料塗身,以表示對神靈的尊敬。如:「她沐齋戒,敬神禮佛,至為虔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嚇唬他人。清.俞正燮《癸已存稿.卷三.》:「凡人者,亦曰嚇人也。」《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賈子猷聽說辛名池有抄本外國書上的字眼,心想若是得了他這本書,將來做起文章來,倒可以借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覆罩在爐上,供薰香、烘物或取暖的竹籠。唐.白居易〈後宮〉詞:「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籠坐到明。」《紅樓夢》第五一回:「晴雯只在籠上圍坐,麝月笑道:『你今兒別裝小姐了,我勸你也動一動兒。』」也作「薰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食品加工的方法。把香料、木屑或茶葉等,放入鍋中,再將食物架在鍋中的鐵絲網上,蓋緊鍋蓋,加熱生煙,用煙及熱氣,慢慢將食物燒成帶有某種特殊風味且易於保存的製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香、取暖用的火爐。隋.江總〈大莊嚴寺碑〉:「鑪夜爇,遙來海岸之香。」宋.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詞:「玉鴨鑪閒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也作「薰爐」。
氣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灼,用煙、用火灼。氣勢灼指以氣勢灼人。形容氣勢驕橫,威迫他人。《清史稿.卷二六九.索額圖傳.論曰》:「康熙中,滿洲大臣以權位相尚者,惟索額圖、明珠,一時氣勢灼,然不能終保令名,卒以貪侈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氣或氣味充溢、升騰。《墨子.節用中》:「逮夏,下潤溼,上烝,恐傷民之氣,于是作為宮室而利。」《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或黃氣烝,昭嚜騛明,以著黃、虞之烈焉。」
三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次用香料塗身,三次沐浴,以表對人的禮遇、尊重。宋.陸游〈與李遠使啟〉:「一琴一龜,預想鈴齋之靜;三三沐,尚陪藥市之遊。」也作「三釁三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瑞香科瑞香屬,常綠灌木。莖高一公尺餘,葉長橢圓狀披針形,質厚。頂生頭狀花序,花萼筒形,裂片四枚,淡紅紫色,花瓣不存,於三至五月開放。因花開豔麗如錦,香味濃烈四散有如香,故稱為「錦籠」。宋代以為祥瑞之徵,後多有栽培。也稱為「錦薰籠」、「籠錦」、「沉丁花」、「睡香」、「瑞香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