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內容3 意義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戰國策.魏策四》 故事內容戰國時,出國的楚襄王昏庸無能,大夫莊辛進諫無用,結果秦國發動進攻,並佔領大片土地,楚襄王逃亡到城陽,這才記起莊辛的話有先見之明,於是派人把莊辛請來徵求意見。莊辛說:“看見兔子,再回頭招呼獵犬,還不算晚。跑掉了羊,再修補羊圈,還不算遲啊﹗”後來楚襄王用了莊辛的計策,收復了淮北之地。 意義丟失了羊,就趕快修補羊圈。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尚能補救。 相似詞見兔顧犬 相反詞自暴自棄 例句與其什麼都不做,還不如趕緊亡羊補牢,停止損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發動。如:「興師問罪」。《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大尹興空澤之士千甲。」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藏禍心」側重於形容將陰險的企圖隱藏起來,不使顯露。 居心叵測 包藏禍心 辨似例句 ○ ㄨ 對方突然發動笑臉攻勢,~,我們得小心提防。 ㄨ ○ 像我們這種小廠,不依靠大公司活不了;依靠了,又怕對方~,把你吃掉。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恣意運用兵力,發動戰爭。《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窮兵黷武,動費萬計,士卒彫瘁,寇不為衰,而我已大病矣!」也作「黷武窮兵」、「窮兵極武」。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伍子胥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父之仇。後來楚國攻伐蔡國,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國的名義,發動吳兵攻打楚國,攻下楚國的都城郢。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復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屍骨。後人評論這件事情,認為:「兒子為父親復仇,臣子討伐逆賊,本來是發自至誠之舉,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經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後來「矯枉過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矯枉過直」演變而出,用來指人糾正偏差超過適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傷時局多變,哀憐百姓疾苦。語本唐.韓愈〈爭臣論〉。
孤注一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內容3 意義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 故事內容宋真宗在位時,契丹人突然發動大規模的侵略行動,想把宋朝一舉併吞,宋朝上下真是人心惶惶。真宗召開緊急會議,奸臣王欽若說:「契丹兵力雄厚,我們不能跟他們正面發生衝突,唯一的方法是求和,再送上金銀珠寶和美女,契丹國王一定不會再攻打我大宋。」宰相寇準立刻表示反對:「還沒打仗就說喪氣話,你究竟存什麼居心?依我看,不如請皇上御駕親征,一來可以振奮軍心,二來也可嚇阻契丹。」最後真宗採納了寇準的建議,後來果然在澶淵打了勝仗。而王欽若被...
無懈可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孫武所撰的《孫子》,是一本兵書,內容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三國魏曹操十分推崇本書,並為其作注解。典源「擊其懈怠,出其空虛」,原是《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兩句話的注,大意是:趁敵人沒有防備的狀態下發動攻擊,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即在對方毫無準備時,給予迅速的攻擊,是用兵取勝的戰略之一,相對的,如果我軍沒有任何缺點可讓人攻擊,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清.歐陽兆熊等合著的《水窗春囈.卷下.部曹才學》中,說到草擬奏章之人大都有才學,但考場失利,而他們「所作奏稿咨稿,駁斥事理,悉無懈可擊」,即指所作的奏稿咨稿沒有缺點可以攻擊。後來「無懈可擊」這句成語就從「擊其...
功敗垂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峙於淝水。謝玄派人要求前秦軍隊向後退,以便晉軍渡河,這樣兩軍可以快速決戰;苻堅盤算著可以在晉軍渡河時發動攻勢,因此就答應了。就在前秦軍隊向後撤退時,後方將士以為前線失守,眾多兵馬一時亂了陣腳,形成混亂的局面。於是晉軍乘機渡河攻擊,前秦軍隊紛紛潰散,終被晉軍打敗。此時謝玄想要乘勝前進,平定西邊的鞏、洛以及北方的幽、燕等地,然而朝中大臣嫉妒他的功績,以征戰太久為理由,下令他班師回朝,鎮守淮陰。就在回程的時候,謝玄身染疾病,一直不見好轉,數年後病故時,才四十六歲。所以後人感嘆,老天給他的年歲太短暫了,就在北伐即將成功之際,卻因朝廷阻擾而失敗了。後來〈謝安列傳〉的原文「功敗垂成」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