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1.24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隔靴搔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德傳燈錄.卷二二.福州康山契穩法寶大師》1>福州康山契穩法寶大師,初開堂,有僧問:「威音王已後,次第相承,未審師今一會法嗣何方?」師曰:「象骨舉手,龍谿點頭。」問:「圓明2>湛寂3>非師旨,學人因底卻不明?」師曰:「辨得未?」僧曰:「恁麼4>即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 (2) 圓明:佛教用語,指澈底領悟。 (3) 湛寂:佛教用語,其義有二:ヾ沒有煩惱、生滅輪迴。ゝ清靜。 (4) 恁麼:這麼、如此。恁,音ㄖㄣˋ。〔參考資料〕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據《歷代詩話》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痒。
瞭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明若指掌注音︰ㄇ|ㄥˊ ㄖㄨㄛˋ ㄓˇ ㄓㄤˇ漢語拼音︰míng ruò zhǐ zhǎng釋義︰猶「瞭如指掌」。見「瞭如指掌」條。 01.唐.陸贄〈論裴延齡姦蠹書〉:「又有御史監臨,旬旬相承,月月相繼,明若指掌,端如貫珠。」 參考詞語︰瞭若指掌注音︰ㄌ|ㄠˇ ㄖㄨㄛˋ ㄓˇ ㄓㄤˇ漢語拼音︰liǎo ruò zhǐ zhǎng釋義︰即「瞭如指掌」。見「瞭如指掌」條。 01.《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序》:「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 02.宋.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卷一.王文簡倚聲集序》:「...
手忙腳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括行狀、機緣、語錄等。因在宋真宗景德元年(西元1004)具表上進,並奉敕入藏,故名「景德」;又以法系相承,猶如燈火相傳,喻正法永不斷絕,故稱「傳燈」。 (2) 典故或見於《五燈會元.卷一一.鎮州大悲和尚》。 (3) 直須:就該、正應當。〔參考資料〕 《五燈會元.卷一一.鎮州大悲和尚》鎮州大悲和尚,僧問:「除上去下,請師別道?」師曰:「開口即錯。」曰:「真是學人師也。」師曰:「今日向弟子手裡死。」問:「如何是和尚密作用?」師拈棒,僧轉身受棒。師拋下棒曰:「不打這死漢。」問:「如何是諦實之言?」師曰:「舌拄上齶。」曰:「為甚麼如此?」師便打。問:「如何是大悲境?」師曰:「千眼都來一隻收。」曰:...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孽海花》第二回:「因勢利導,果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列聖相承,繩繩繼繼。正是說不盡的歌功頌德,望日瞻雲。」
蟬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連續相承。《史記.卷三六.陳杞世家》唐.司馬貞.索隱述贊:「句踐勃興,田和吞噬。蟬聯血食,豈其苗裔?」
循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周而復始、往復相承的運轉或變化。《戰國策.燕策二》:「此必令其言如循環,用兵如刺蜚繡。」晉.歐陽建〈臨終〉詩:「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環。」
(諺語)比喻人事更迭,代代相承,一代勝過一代。如:「俗話說『長江後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你又何必戀戀不忘你的經理職位呢?」
子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是子夏之徒的作品。同時,子夏一派注重發掘春秋之微言大義,求其褒貶,論其大道,這與以政解詩是一脈相承的。子夏之春秋學輾轉相受,至漢寫成《公羊》、《穀梁》二傳,春秋大義,實賴此而傳。另外,現在人多認爲《左傳》成於戰國早期,且作者當身歷齊魯晉楚,並且地位不低——這一推測似乎都指向一人:吳起。雖然吳起一向名聲不佳,但其與魏文侯舟中之論(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足見其見識與歷史知識。而左傳一書,精於禮儀,深通兵法,嫺於辭令,也真有子夏後學之風。夫子晚年好易,則易經也當為子夏所重,所以後世流傳《子夏易傳》雖為僞書,但子夏傳易卻...
辭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潮,而且與釋賦所表現之文化氣象,以及歷史上“獻賦”“考賦”制度關係甚密,並由此顯示出辭賦在各個時代既相承又異趣的藝術風貌。探考辭賦之源,有四種代表性見解:一、《詩經》說,班固《漢志》“不歌而誦謂之賦”,《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也”,後人視為詩源說典範。二、《詩經》《楚辭》說,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謂賦“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堪稱代表。三、《詩》《騷》“諸子”說,此論以清人章學誠《校讎通義漢志詩賦第十五》“古之賦家者流,原本詩、騷,出入戰國諸子”、《文史通義詩教下》謂漢賦乃“縱橫之派別,而兼諸子之餘風”之說法最明...
洪醒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傳統中的現實主義精神獲得普遍共識。而洪醒夫的農村小說,亦可溯源日據時代以來農村文學傳統,聯結成一脈相承的系譜。其作品類別涵蓋很廣,舉凡現代詩﹑小說(短篇為主)、散文、報導文學、評論都有其心血結晶。但他不是個多產作家,其文學創作態度嚴謹,作品在發表前後,都會細心校對、修改。並且,他身兼國小教職及雜誌助編,文學創作只能在餘暇之時從事。 寫作特色:與宋澤萊相比,洪醒夫堪稱更為正統和純粹的「鄉土文學」的承續者。從文學淵源看,他延續了黃春明的被視為最「純正」的鄉土文學的一脈,並雜揉了王禎和等其他鄉土文學作家的一些筆法。從作品內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