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任官太濫,或事物以壞續好,前後不相稱。參見「貂不足,狗尾續」條。《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美惡不稱,謂之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適、相稱。如:「動靜皆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 (2) 副:符合、相稱。 (3) 殫:音 ㄉㄢ,竭盡。 (4) 直詞:毫無隱諱的話。 (5) 昧死:冒昧而犯死罪。為臣子上書常用的謙詞,以表敬畏。〔參考資料〕 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臣仰惟陛下深維天下之大本,立儲宮以安社稷,置僚佐以輔導之職,真一代之盛典也。臣偎以庸陋,備員其間,且得執經,從容以侍。承華千載,榮遇非所宜得。思欲殫智竭慮,以稱陛下任使之意,補太子聰明之餘。
坦腹東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客每令席側坐,尋常只在便門穿。」 02.《紅樓夢.第七九回》:「賈赦見是世交之孫,且人品家當都相稱合,遂青目擇為東床嬌婿。」 參考詞語︰坦東床腹注音︰ㄊㄢˇ ㄉㄨㄥ ㄔㄨㄤˊ ㄈㄨˋ漢語拼音︰tǎn dōng chuáng fù釋義︰猶「坦腹東床」。見「坦腹東床」條。 01.清.周容《春酒堂詩話》:「少陵〈望嶽〉詩,考年譜謂是十五歲時作。余讀詩意良然,如王氏子弟聞郗公求婿,未忘「矜」字。〈龍門奉先寺〉,亦未能坦東床腹也。」
忘年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 01.《梁書.卷四九.文學列傳上.何遜》:「遜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好。」 參考詞語︰忘年交注音︰ㄨㄤˋ ㄋ|ㄢˊ ㄐ|ㄠ漢語拼音︰wàng nián jiāo釋義︰即「忘年之交」。見「忘年之交」條。 01.《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列傳》:「遜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參考詞語︰忘年之契注音︰ㄨㄤˋ ㄋ|ㄢˊ ㄓ ㄑ|ˋ漢語拼音︰wàng nián zhī qì釋義︰猶「忘年之交」。見「忘年之交」條。 01.唐.顏真卿〈尚書刑部侍郎贈尚書右僕射孫逖文公集序〉:「(孫逖)十五時,相國齊公崔日...
眼高手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高,是指一個人的眼光高。《宣和書譜.卷一九.草書七.南朝宋.鍾離權》:「神仙鍾離先生,名權,……狀其貌者,作偉岸丈夫,或峨冠紺衣,或虯髯蓬鬢,不冠巾而頂雙髻,文身跣足,頎然而立,睥睨物表,真是眼高四海而遊方之外者。」這段文字是說鍾離仙人道貌岸然,傲視一切,超脫於世俗之外,所以用「眼高四海」來形容。至於「手低」,則是指一個人的手藝低,能力差。《鬱輪袍》第三折:「他直恁的手藝低,口氣高,教人暗笑。」是說一個人光會吹牛,但是技藝實在不太高明。所以如果把「眼高」和「手低」合起來用,就是眼光雖高,要求雖嚴,而實行能力卻很低。這是一句用來批評他人眼光和能力不相稱的成語。
分庭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漁夫,便問:「學生侍奉夫子您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從沒見過有人這樣對您。以往天子諸侯接見您,沒有不以相稱的禮節對待,您總還有些高傲不屈的神色。今天這位漁夫對您無禮,您卻彎腰屈身,對他如此恭敬,有點不合理吧?」孔子便趁機教育子路,指出人無貴賤之分,只要懂得道理,都值得尊敬。文中的「分庭伉禮」指諸侯以分處庭中,相對設禮,以平等的禮節對待孔子。後來「分庭抗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當。亦用於比喻兩者對立。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在時代較早的《韓非子.顯學》裡就已說到,澹臺滅明有著君子般的儀表,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品行與容貌不相稱。而宰予雖然談吐不凡,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智慧與辯才不相稱。因此孔子感嘆道:「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史記》和《韓非子》對澹臺滅明的記載雖然完全相反,但最後孔子的結論卻是相同的,就是如果以容貌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行、才能,就會像對子羽一樣,產生誤判;如果以談吐來衡量一個人的智慧,就會像對宰予一樣,產生誤判。後來「以貌取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容貌儀表作為評斷或選取人才的標準。
左顧右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建安中朝歌長,遷元城令,入魏,拜震威將軍,督河北諸軍事,封列侯。 (3) 足下:古代下對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此指吳質。 (4) 鷹揚:特出。比喻文名遠播,如鷹之飛揚。 (5) 鳳歎虎視:形容談吐文雅,器宇軒昂。 (6) 蕭:蕭何(?∼西元前193),漢初沛人,佐高祖定天下,論功第一,封酇侯。漢初律令多出其手。卒諡文終。 (7) 曹:曹參(?∼前190),字敬伯,漢初沛人。與蕭何同佐高祖定天下,封平陽侯,繼蕭何為相,一遵蕭規。卒諡懿。 (8) 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 (9) 衛:衛青(?∼西元前106),字仲卿,西漢平陽人。漢武帝時名將,以大將軍伐匈奴,立功,封長平侯,卒諡烈...
一笑置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丁丑,過書肆,見有作〈金陵懷古〉詩者,姓王,名顛客,假余序文。詩既不佳,序亦相稱,余一笑置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