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02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始者。如:「鼻祖」、「祖師」、「佛祖」。
披星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帶月」。呂巖,西元798∼?,亦名呂嵒,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朝時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其理論以慈悲度世為成道的路徑,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對北宋道教的發展,有其一定的影響。在一首〈七言〉詩中,顯露出他淡泊名利、拋開世俗的人生。他認為命運的造化作為在於本身,相較於那些追求富貴名利的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顯得格外的孤獨。但是儘管路途遙遠而孤單,也只有默默地繼續走下去,不辭勞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這首詩中有「披星帶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累;亦比喻辛勤勞頓。
滄海桑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後有延慶祖師塔,曇公不記其何代人,又不知何故陷于地中,滄海桑田,高岸深谷,信然矣。」
蚍蜉撼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全唐詩.卷八○七.拾得》引)我見頑鈍人,燈心柱須彌。蟻子齧大樹,焉知氣力微。學咬兩莖菜,言與祖師齊。火急求懺悔,從今輒莫迷。
信手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五燈會元.卷一四.大洪報恩禪師》上堂:「如斯話會,誰是知音?直饒向一句下,千眼頓開,端的有幾個是迷逢達磨!諸人要識達磨祖師麼?」乃舉手作捏勢,曰:「達磨鼻孔在少林手裡,若放開去,也從教此土西天,說黃道黑,欺胡謾漢。若不放過,不消一捏。有人要與祖師作主,便請出來與少林相見,還有麼?」良久,曰「果然。」上堂,拈起拄杖曰:「昔日德山、臨濟1>,信手2>拈3>來,便能坐斷十方4>,壁立千仞5>。直得冰河焰起,枯木花芳。諸人若也善能橫擔豎夯,遍問諸方;苟或不然,少林倒行此令去也。」擊禪床一下。 〔注解〕 (1) 德山臨濟:指德山宣鑒禪師及臨濟義玄禪師。 (2) 信手:隨手。 (3) 拈:拈提...
天花亂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西遊記》第二回:「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個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弄巧成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想取巧,卻反而敗事。有枉費心機的意思。《五燈會元.卷一六.淨名法因禪師》:「祖師妙訣,別無可說。直饒釘嘴鐵舌,未免弄巧成拙。」《封神演義》第五六回:「孩兒係深閨幼女,此事俱是父親失言,弄巧成拙。」也作「弄巧反拙」。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底消息。不見古德有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師門下如是,佛說一大藏教,盡是這般道理。 〔注解〕 (1) 提撕:佛教徒對古則公案之參究。 (2)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指趙州從諗禪師在接引學人時的公案。他對於這個公案,有兩種答法,一說「有」,一說「無」。主要是適應問話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案,期使提問的人不落於知見。(二)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傅欽之1>作中丞,言鄭仲馮。一日,貢父2>逢之,曰:「小姪何過,致起臺章3>?」欽之慚云:「也只三平二滿4>文字。」貢父熟視5>笑曰:「七上八下人才。」 〔注解〕 (1) 傅欽之:傅堯俞(西...
苦口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勸諫而執意用兵,以致失敗的悔恨之心。「婆心」見於《景德傳燈錄.卷一二.鎮州臨濟義玄禪師》。臨濟宗的祖師臨濟義玄禪師,在他追隨黃檗習禪的時候,也被黃檗棒打三次。當時他在黃檗身邊習禪許久,一天,首座和尚睦州勉勵他去參問師父,但他不知道要問什麼,和尚就建議他可以問:「如何是祖師西來的意。」臨濟就跑去問師父,但黃檗沒有回答,反而把他打了一頓。臨濟連續問了三次,就被打三次。他覺得自己很笨,沒有辦法了解師父的意思,想要離開。首座和尚來找黃檗,希望黃檗能開示臨濟。臨濟來向黃檗告辭時,黃檗要他去見大愚和尚。臨濟見到大愚和尚,大愚和尚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他說:「我從黃檗處來。」大愚和尚問:「黃檗對你有什...
拖泥帶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裡住也。」丹霞云:「住即且從,還有那個也無。」師云:「珍重。」有僧問云:「十二分教某甲不疑,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乃起立,以杖繞身一轉,翹一足,云:「會麼?」僧無對,師打之。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默然。其僧又問石霜:「此意如何?」石霜云:「主人勤拳帶累,闍黎1>拖泥帶水。」耽源問:「十二面觀音是凡?是聖?」師云:「是聖。」耽源乃打師一摑。師云:「知汝不到這個境界。」 〔注解〕 (1) 闍黎:即阿闍黎,佛教上指能教授弟子法式,糾正弟子行為,並為其模範的人。「阿闍黎」為梵語&a01.gif;c&a01.gif;rya的音譯,意譯為軌範師。〔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五燈會元.卷三.麻谷寶徹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