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防患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患沒有發生之前就加以防備。《明史.卷一七○.于謙列傳》:「中原多流民,設遇歲荒,嘯聚可虞。乞敕內外守備及各巡撫加意整飭,防患未然。」《三俠五義》第一二回:「蔣完著急道:『君子防患未然。』」
賓至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奴、專服勞役之人。 (7) 牧圉:飼養照料牛馬之人。圉,音ㄩˇ,養馬的人。 (8) 菑患:災難禍患。菑,音ㄗㄞ,同「災」。 (9) 銅鞮之宮:指春秋晉之離宮。銅鞮,春秋晉邑名。鞮,音ㄉ|。 (10) 舍於隸人:住的房舍有如一般下人所住的房舍。 (11) 夭厲不戒:沒有防範災疫。夭厲,災疫等不祥的事物。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元史.卷一四二.徹里帖木兒列傳》載:元順帝時,徹里帖木兒廢除科舉制度,監察御史呂思誠反對,並加以彈劾,但順帝仍採納廢科舉之議。而參政許有壬也表示強烈反對且據以力爭。許有壬當初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後來升為參政。但他不但反對無效,元順帝還故意讓許有壬在詔令頒布時,跪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面來折辱他。許有壬怕不聽命會遭來禍患,只好勉強贊成廢科舉。治書侍御史普化看到就譏諷許有壬說:「你是通過科舉考試的人,現在要廢除科舉制度,你又跪在第一個,真是過河拆橋啊!」許有壬聽了覺得很丟臉,就稱病不出門。後來「過河拆橋」用來比喻不念舊情,忘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沉迷無節制。如:「溺於酒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理鬱者苦貧,辭溺者傷亂。」《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雪上加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景德傳燈錄.卷八.大陽和尚》:「師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顧後。』伊云:『雪上更加霜。』」比喻禍患接踵而至,使傷害加重。元.吳弘道〈梅花引.蘭蕊檀心仙袂香套.紫花兒序〉曲:「不做美相知每早使伎倆,左右攔障,笑裡藏刀,雪上加霜。」
開門揖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揖,請。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梁書.卷三九.羊侃傳》:「吾荷國重恩,當禀承廟算,以掃大逆耳,不能妄受浮說,開門揖盜。」《南史.卷八.梁簡文帝本紀.論曰》:「開門揖盜,棄好即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災禍、禍患。如:「災害」、「蟲害」。《詩經.魯頌.閟宮》:「上帝是依,無災無害。」漢.王充《論衡.感虛》:「洪水時,氾濫中國,為民大害。」
有備無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的能力,因為這樣不一定能獲得老百姓的認同。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對任何事都要做好充分準備,這樣才能免除禍患。相傳殷高宗是先夢到輔佐人物的影像,醒後刻像尋找,終於在傅巖找到正在建版築(猶今日泥水匠的工作)的傅說。命他為相後,殷得以富強。如果從〈說命〉這段話來看,殷高宗真是得賢人之助,因為「有備無患」正是為政者首當注意的要務。例如我們今天,政府在風雨未來之前,先注意防洪、防颱;為了預防缺水,先作水資源儲備、調度等等。萬一事情發生時,才不會手忙腳亂,舉措失策,災害自然減少。這就是「有備無患」的精義所在,也是每個人當有的生活態度。這句成語常和「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等成語連用。
窮途末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為竹林七賢之一。有雋才,性放誕,好老莊而嗜酒,反名教,曠達不拘禮俗。因遭時多忌,故藉酒自廢,以避禍患。官至兵部校尉,人稱為「阮步兵」。因有賢名,世稱為「大阮」,與其姪阮咸齊名。著有〈詠懷詩〉八十餘篇、〈達莊論〉、〈大人先生傳〉等。 (2) 楊朱:字子居。戰國時衛人,生卒年不詳。其書不傳,僅散見於《列子》、《孟子》諸書中而已。其學說主張「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與墨子的兼愛思想相反。 2、「末路」:漢.鄒陽〈上書吳王〉(據《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鄒陽》引)臣聞秦倚曲臺1>之宮,懸衡2>天下,畫地而不犯,兵加胡越3>。至其晚節末路4>,張耳5>、陳勝6>連從兵7>之據,以叩8>...
安然無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恙,禍患、疾病。「安然無恙」指平安沒有疾病、禍患等事故。語本《戰國策.齊策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