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分明的樣子。宋.蘇軾〈和陶止酒〉詩:「望道雖未濟,隱見津涘。」《薛仁貴征遼事略》:「仰射笠子一箭,復起去,用連珠箭,笠子入青霄之內,隱如寒星之象。」
2.意義深微而言詞簡略。《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夫詩書隱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3.窮困不得志。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唐.韓愈〈閔已賦〉:「昔顏氏之庶幾兮,在隱而平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管束。《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日夜籌思,沒有別的法子,只好自己束百姓。」
2.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上》:「無文書,以言語為束。」
史金納(Skinner)的操作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金納是操作作用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以白鼠壓桿得食物,發明了史金納箱,他將學習歷程分為兩種類型:目錄1 一、反應條件作用2 二、操作條件作用3 一九六零年代有名的行為學派鼻祖:史金納用白鼠作實驗的裝置叫史金納箱,壓下桿得食物,並改進充實桑代克的理論,其學習要素的例如下: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反應條件作用刺激→反應連結:經過刺激替代的方式,從而建立新的刺激→反應連結。 二、操作條件作用實驗者就個體在刺激環境中自發性的多個反應中,選擇其一家以強化,從而建立刺激→反應連結的歷程。他解釋決定個體操作性反應的因素時,採用強化取代獎賞的意義。凡是能使個體操作性反應的頻率增加的一切安排叫強化,產生強化作...
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主義主要有三種意義:(1)主張任何複雜的現象都可由分析現象之內的基本物理結構來解釋;(2)極力簡化複雜的觀念、事件、狀態等,有低估、曲解且模糊事物真相之處;(3)試圖將某種科學簡化為另一種科學,將某種科學所使用的關鍵詞用另種科學的語言來予以定義,而其結論也可從另種科學的命題中導出。
  西方思想自古希臘哲學家以降,即一直追求科學統一的理想。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將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s)的萬物本質是「數」的觀點進一步發揮,將宇宙安排在一個井然有序的秩序中,可以透過算術的數序來把握及理解。中世紀的魯爾(R. Lull, 1235~1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往參加會。如:「她特意精心打扮一番才去赴。」《醒世恆言.卷二八.吳衙內鄰舟赴》:「秀娥恐怕吳衙內也喫醉了,不能赴,反增憂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商隱〈為張周封上楊相公啟〉:「文侯校獵,寧爽於虞人。」《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人失信,曰爽,又曰食言。」
全方位價值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方位價值契(Full Value Contract;FVC)全方位價值契是探索活動中最有價值、最重要的觀念之一。此乃基於下列的信念:團體中的每個成員與團體本身均有價值,這些價值進而結合為團體的行為指導方針與規範(Ellmo & Graser,1995)。Schoel、Prouty & Radcliffe(1988)指出,藉著鼓勵、肯定、目標的設立與達成、團隊討論協商、面對衝突的處理、解決與寬恕的精神來貫徹施行全方為價值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定期的相會。如:「他今晚有個會。」
2.邀集、請。《三國演義》第一六回:「玄德至豫州,令人會曹操。」《儒林外史》第七回:「集上會分子,替荀玫賀學,湊了二三十吊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媚婉。《莊子.逍遙遊》:「肌膚若冰雪,綽若處子。」《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母見其綽可愛,始敢與言。」也作「婥」。
非制刺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巴夫洛夫(I.P. Pavlov)用狗作唾液分泌的古典制學習(Classical Conditioning)實驗中,非制刺激是指一開始或未經學習之前,就能引發個體某種反應的刺激而言。如在巴夫洛夫實驗中,狗不須經過學習,一看見肉粉就自然的分泌唾液,此時肉粉就是非制刺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