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嗤之以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的影響,開始從事婦權的改革運動。先從鼓吹婦女解放纏足開始,進而興辦學堂,教導婦女讀書識字。雖然過程艱苦坎坷,受到社會極大的阻力,但她以美國一位農家女的事蹟自勉,效法她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位美國女子立志獻身於教育,到處傳播知識,大家都笑她、為難她。當她去見權貴時,更受到鄙視。小說中用「嗤之以鼻」描述權貴們用鼻子哼氣譏笑,表示對這個女孩子的不屑與輕視。可是,她並沒有放棄,仍然四處奔波,即使耽誤自己的終身大事也在所不惜,最後終於受到有心人的贊助與賞識,成為有名的大教育家。「嗤之以鼻」這句成語就是用來表示不屑、鄙視。
捉襟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捉襟見肘」的意思是說人所穿的衣服完全破爛,才抓住衣襟免於露胸,又露出了手肘。《莊子.讓王》篇載:曾子在衛國的時候,十年都沒有添製新衣,要把帽子戴正,帽帶就斷了;抓住衣襟,手肘又露了出來;穿上鞋子,腳後跟又鑽了出來;生活過得非常艱苦。後來「捉襟見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衣衫破敗,生活困窘,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攤上坐了一人,生得眉清目秀,年紀約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見肘的夏布長衫。」《韓詩外傳》卷一則提到孔子的學生原憲過著貧苦的生活,「振襟則肘見」,但卻自得其樂,沉浸在求學、求道的快樂中。其中「振襟肘見」一語,跟「捉襟見肘」略有不同,「振襟」是整理衣襟的意思。現今則常...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披星戴月,風吹雨打,風餐露宿反義:飽食終日,養尊處優辨似: 櫛,音ㄐ|ㄝˊ。梳理。不可寫作「節」。 「櫛風沐雨」及「風餐露宿」都有在外勞累艱苦的意思。 「櫛風沐雨」側重於到處奔波的辛勞;「風餐露宿」側重於生活行旅的艱困。 櫛風沐雨 風餐露宿 辨似例句 ○ ㄨ 要不是那些工程人員~,日夜趕工,今天我們哪有捷運可搭乘? ㄨ ○ 這個流浪漢無家可歸,只好~流落街頭。
篳路藍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篳路,以荊竹編製的柴車。篳路藍縷指駕柴車,穿破衣,以開闢山林。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唐.孔穎達.正義:「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故謂篳路為柴車。方言云:『楚謂凡人貧,衣破醜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後比喻創造事業的艱苦。連橫〈臺灣通史序〉:「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也作「蓽路藍縷」、「蓽露藍蔞」、「篳路襤褸」。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樂意承擔艱苦的事情,或處於困境卻能甘心安受。如:「雖然半工半讀很辛苦,他卻甘之如飴。」也作「甘之若飴」。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抱著憤恨的心情,齊心同力抵抗敵人。[例]八年艱苦抗日,全國同胞就是靠著一顆同仇敵愾的愛國心,終獲最後勝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經歷。如:「艱苦備嘗」、「飽嘗戰禍」。
毋忘在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國時齊國被燕國連攻七十二城,僅剩即墨、莒二城為最後固守的城池。齊國以莒城為反攻基地,在五年的艱苦歲月後逆襲成功,收復了失地。見《史記.卷八二.田單傳》。後以毋忘在莒比喻收復國土。如:「先總統蔣公以毋忘在莒訓勉國人光復大陸河山。」
青黃不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青黃不交注音︰ㄑ|ㄥ ㄏㄨㄤˊ ㄅㄨˋ ㄐ|ㄠ漢語拼音︰qīng huáng bù jiāo釋義︰猶「青黃不接」。見「青黃不接」條。 01.宋.蘇軾〈奏浙西災傷第一狀〉:「若兩司爭糴,米必大貴,飢饉愈速,和糴不行,來年青黃不交之際,常平有錢無米,官吏拱手坐視人死。」 參考詞語︰青黃未接注音︰ㄑ|ㄥ ㄏㄨㄤˊ ㄨㄟˋ ㄐ|ㄝ漢語拼音︰qīng huáng wèi jiē釋義︰猶「青黃不接」。見「青黃不接」條。 01.宋.王柏〈社倉利害書〉:「農人以終歲服勤之勞,於逋負擬償之時,則穀賤而倍費。及其不憚經營之艱苦,糴於青黃未接之時,則穀貴而有倍費,是穀貴穀賤,俱為民病也。」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愈,字退之,唐河陽人。他自幼父母雙亡,由兄嫂撫養長大。後來哥哥死於貶謫之地,靠著嫂嫂教養成人。艱苦的環境並沒有限制韓愈的志氣,他努力讀書,終於如願在朝廷為官。但個性耿直的韓愈,屢次犯顏直諫,因而被一再貶黜。在韓愈給他弟子李翱的〈與李翱書〉中提及:他在京八九年,沒有收入,都靠求人度日,過得非常辛苦。在心靈上也留下不小的創傷。事過之後,回想起當時的情形,更是令人傷心得不知如何自處。可見他是如何地志不得伸。後來「痛定思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吸取慘痛教訓,警惕未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