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得心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語本《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比喻做事很順利。明.汪錂《春蕪記》第六齣:「披長劍風生緱,恣揮霍星昏旄頭,須得心應手。」也作「得手應心」。
手足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有一段記載:衛靈公死後,衛人立聵(ㄎㄨㄞˇ ㄎㄨㄟˋ)之子輒,是為出公。這一年六月,趙鞅將聵納於衛國的戚地,與輒對立。直到出公五年,衛君輒始終違抗父親聵,諸侯們屢次以這件事責備衛國。這時孔子門人子路等多在衛國任職,衛君輒想要請孔子主政。此刻聵已在晉人的協助下回國,佔領了戚邑,父子相峙不下,盡失其應有的風度。在這種情形下,孔子自然不願為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君主效力。他向子路陳述「正名」的道理,說:「名分不正,所說的話就不合道理;說的話不合道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都做不成,當然安上治民的禮、移風易俗的樂就無法產生;禮樂不能產生,刑罰就因失去依據而不能輕重適中;刑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插入。通「剚」。《漢書.卷四五.通傳》:「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於公之腹者,畏秦法也。」
肝膽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派武涉前去說服韓信,希望他能反漢聯楚,三分天下,但遭到韓信拒絕。韓信拒絕了項羽的提議後,他的謀士通認為韓信功高震主,將來天下一旦平定,必有殺身之憂,便勸韓信道:「現在的天下大勢取決於將軍手中,將軍效忠漢王,則漢王獲勝;效忠楚王,則楚王獲勝。我願與將軍以肝膽互相照見,一片赤誠,貢獻我的所有智慧,只怕將軍不能信任我。今日項王一旦敗亡,漢王接下來所要對付的便是將軍。將軍不如保持中立,與兩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這樣一來,不但將軍可保全自身,天下百姓也可免於戰禍。」然而韓信感念劉邦對他的知遇之恩,加上他自恃有功,認為劉邦不會對付自己,也拒絕了通的提議。韓信雖深諳兵法,卻不懂政治,不像張良、蕭何懂...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無名氏《賺通》第一折:「我氣概威嚴,賜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俺一啖而盡,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兔死狐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無名氏《賺通》第四折:「今日油烹徹,正所謂兔死狐悲,芝焚蕙嘆。請丞相思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推想、揣度。《國語.晉語一》:「君之使我,非歡也。抑欲測吾心也。」《漢書.卷四五.通傳》:「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
捷足先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捷足先登」原作「疾足先得」,見於《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據載,秦朝末年,天下苦於秦之苛政已久,各路豪傑紛紛起兵抗暴,爭奪天下。劉邦起於泗水,韓信是他的手下大將。韓信打敗齊王田廣後,被封為齊王,當時擁有的武力比劉邦還要強大,謀士(ㄎㄨㄞˇ)通於是勸他背叛劉邦,暗通項羽,將來再自立為王。當時韓信並沒有接受通的建議,反而是劉邦對韓信起了疑心,後來藉機將他貶為淮陰侯,使韓信心有不甘,才暗中聯絡另一大將陳豨(ㄒㄧ),準備謀反。然而當時劉邦的勢力已經成熟,接到密報後便親自帶兵平息了這場叛變。韓信被殺前,無限懊悔,他嘆息著說:「我真恨自己當初不採用通的計謀。」劉邦得知此言,便派人把通抓來,想...
搜索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吳雷發《說詩菅》:「作詩固宜搜索枯腸,然著不得勉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固。《韓非子.用人》:「不謹蕭牆之患,而固金城於遠境。」《漢書.卷四五.通傳》:「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