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807.9809 ms
共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樂善好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二四.樂書》:「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指樂於行善,喜好施捨、濟助他人。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四:「夫心處九宮驚門主智,使人樂善好施,恭孝以修仁,則心和而形全也。」也作「好施樂善」、「好善樂施」。
|
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先天注定的窮通得失本分,不是後天所能改變的。《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漢.王充《論衡.命義》:「操行善惡者,性也;禍福吉凶者,命也。」
|
冀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期望。漢.王充《論衡.命義》:「遭命者,行善而得惡,非所冀望。」《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敬瑭在鎮嘗稱疾,每謂病體羸瘠,不堪為帥,冀望朝廷不生猜忌的意想。」
|
洞若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拙於謀劃,才會讓你們犯下這樣的過失。如果你們能去除私心,把恩澤施於人民,這樣才能大聲的說你們是積德行善的人啊!」盤庚遷殷之後,消弭了王室內部的紛爭,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盤庚被稱為中興之主,並為後來的武丁盛世打下基礎。而「洞若觀火」這句成語,後來就從這裡的「予若觀火」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觀察事物非常透澈。
|
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定、肯定。[例]行善必有福,為惡必自斃。
|
揮金如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錢像撒土一樣。比喻極端浪費錢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自己只在家中廣行善事,仗義疏財,揮金如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少卿兄揮金如土,為甚麼躲在家裡用,不拿來這裡我們大家頑頑?」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語出《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餘慶,餘留的德澤。全句指多行善事,必有後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作惡之家,必有餘殃。」
|
為善不欲人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默默行善而不希望別人知道。多指真心行善的人。如:「他每個月用無名氏的名義,捐款給慈善機關已達二十年。為善不欲人知,真令人敬佩。」
|
兼善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己身行善,進而使天下人也能行善。語出《孟子.盡心上》。[例]獨善其身而後兼善天下。
|
覺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醒悟以往的困惑或過失。《荀子.成相》:「不覺悟,不知苦。」《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