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2.33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價值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同一文化影響的團體成員,對於生活中各種人、事、物應該如何安排才最為恰當的共同想法。
觀念分析美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念分析美學」就是運用語意分析的方法來探討美學問題的思想;代表的人物和著作是維根史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哲學探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和懷茲(Morris Weitz)的〔藝術哲學〕(Philosophy of the Arts)。觀念分析美學基本上並非一套有系統的美學理論,而是以語意分析的技術,討論「藝術」和「美」的定義問題。
  懷茲的〔藝術哲學〕旨在否定藝術品有共通不變的本質,他引用維根斯坦在〔哲學探究〕一書中所提出的兩個概念來加以說明。
  1. 不同的藝術品之間並沒有共通的本質,只有「家族的相...
複合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合觀念 」一詞出自英哲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之〔人類悟性論〕(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1960年出版)一書中第二冊十二章。洛克於此書中主要的目的在於確立人類理解能力之範圍與限制。
  洛克的名言:人心如白板、隱含著人類知識之起源、來自經驗。洛克認為人類的感官與心靈之反省能力是提供經驗的兩大管道。透過此兩大管道,人類白紙般的心便會有印象,洛克稱之為「感官知覺」概念;相對的,由感官知覺得來的印象,透過心靈之反省,而形成「反省知覺」。基本上,洛克所謂之觀念即為「在心中的實際知覺」。
  ...
觀念形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仰與觀念的體系,用來解釋複雜的社會現象,指導個人或個體的社會政治方向。
幼稚園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稚園是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ebel, 1782~1852)於一八四○年在德國創設的一種教育機構,目前則泛指一切大約四歲至六歲兒童所就讀的學校。幼稚園的觀念,在一八四○年代,對當時的學校與社會而言,均是非常激進、具有震撼性的觀點。當時的學校多是正式而嚴肅的教學場所,許多例行的成規必須嚴格的遵守。但是福祿貝爾卻提出說故事、唱遊、勞作等觀念,尤其強調遊戲的價值;福祿貝爾深信遊戲是兒童學習有關自我與世界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活動,並將玩具稱為恩物(gifts)。
  福祿貝爾說:「在兒童身上,存在著未來的種子。」「我在每個兒童身上,看見完美人類的...
觀念協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念協調亦稱為概念組合,為提供資訊檢索中組合索引法(Coordinate Indexing)方式之一。它是採用單一概念以界定文獻特性的多維索引系統(Multi- Dimensional indexing),主要方法係將最能夠表達文獻主題的概念,分解為數個分概念,然後再將這些分概念加以組合,作為主題詞。分概念所採用之詞,不一定為原概念字面所包含的詞,通常亦不直接引用文獻原文內容的關鍵詞。
  觀念協調一詞導源於1956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西方儲備大學(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召開之特別研討計畫(Special Seminar Program)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惦記、懷想。如:「念舊」、「思念」、「想念」、「掛念」、「念念不忘」。
心思、想法。如:「邪念」、「雜念」、「善念」、「一念之間」。
吟誦、誦讀。通「唸」。如:「念經」、「念念有詞」。
就讀、研習。如:「念小學」、「念高中」、「念醫學」。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兒時經驗,他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式在五歲時就已形成了。另外,因為佛洛依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總離不開性的觀念,所以也被稱為性心理發展期(psychosexual stages),著重在追求本能滿足的歷程。在各發展階段中,身體上最易引起快感的部位不同,而佛洛依德就利用這些部位的名稱,來說明個體人格發展的歷程。 定義性心理發展又稱人格發展是佛洛德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概念,是心理學理論的核心概念,其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體上的部位獲得滿足的,這些部位稱為「性感區」。 人格發展五階段以下介紹佛洛依德性心理發展的各階段...
皮亞傑(Jean_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研究方式,廣為現時兒童心理學家所採用。認知發展論的理論,可以分成兩階段說明: 其一是他理論中的重要觀念,這些術語代表其理論的要義或基本概念。 其二是不同年齡兒童的發展階段觀點。 理論皮亞傑認為發展會以階段形式出現,透過平衡歷程從一階段演化至下一個階段。兒童會在環境中所遭遇到的經驗,以及經驗發生時他們所具備的認知歷程和結構,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若兒童既有的思考模式和既有的基模足以面對環境的挑戰,那麼兒童便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但有時候兒童所接收的訊息與其既有的基模搭不上,導致認知失衡,於是會試圖藉由同化來重建平衡,也就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