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疇有德性、智能、體力、社群、美育、事業及情緒等,對於學生的學習內容必須加以統整,同時顧及思維與操作、觀念與實踐、分工與合作、欣賞與創作的學習過程。(三)教育組織與資源方面教育單位必須統整行政結構與行政運作,以作為示範,並且提供師生所需的教學材料與行政資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全人教育英文關鍵字: (Holistic Education)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28-29。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微杜漸 相反詞江心補漏、臨陣磨槍、臨渴掘井 例句最近意外災害頻傳,大家要加強曲突徙薪、防患未然的觀念
沉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麋、鹿四種動物不辨美醜,即使見到美麗的女子也如同見到其他人般趕緊逃離,藉此傳達世間無絕對的是非美醜的觀念。「沉魚落雁」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語意沿用魚、鳥因見毛嬙、麗姬等絕色美女而驚畏躲避,借此來讚美女子的容貌美麗出眾。宋朝無名氏《錯立身》第二齣:「看了這婦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即以「沉魚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的美麗。
冥頑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執迷不悟,頑固不化辨似: 「冥頑不靈」及「執迷不悟」都有頑固,不知醒悟的意思。 「冥頑不靈」側重愚昧不開竅;「執迷不悟」側重堅持錯誤觀念。 冥頑不靈 執迷不悟 辨似例句 ○ ㄨ 無論如何~的人,也會因為別人為他無盡的付出而感動。 ㄨ ○ 犯錯是常見的,但如犯了錯還~,那就無藥可救了。
基模(Schem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的一種,是認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理論中的基本觀念之一,皮亞傑用基模來解釋個體如何認識並適應環境。他認為當個體面臨刺激情情境或問題情境時,會先用既有的認知架構與之核對,產生認知作用,也就是說將所遇到的新經驗,納入其舊有經驗的架構之內,這種歷程稱之為同化(assimilation)。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很多知識是以基模的形式儲存在人的記憶系統裏的 (Anderson, 1983; Rumelhart, 1980)。基模跟其他知識表徵的分別在於它是比較大的和較有組織的,也是比...
容量單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供純數字的換算習題後,可在提供應用題的思考問題,舉例而言,一些實務上存在的單位量,學生應要有相當的觀念,如汽車的油箱容量約為50分公升,一瓶點滴約為500毫公升,可樂容量約為750毫公升等等例子,讓學生填入單位量,以增加學生對於此些單位的具體印象,並且與實務作一個結合。另外也應提供容量計算的試題,例如4公升的牛奶喝掉3公升80毫公升後,還剩多少毫公升,如此的應用問題,必須促使學生進行單位換算,猶如在計算時間時,其不同的單位即意謂著不同的含意。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容量單位英文關鍵字:Capacity unit 參考資料註...
兼容並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各種不同的事物或觀念收羅、包含在內。明.方孝孺〈復鄭好義書〉三首之三:「所貴乎君子者以能兼容並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見,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也作「兼收並蓄」、「俱收並蓄」。
不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四捨五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做四捨五入時,實際上必須看到小數點後第三位,探究其小數點後第二位是否需要加1進行進位的動作。了解此觀念後,即可開始介紹所謂四捨五入,其即代表4以下之數字則捨去,5以上之數字則進行進位的動作,舉例而言,某數字為3.56827,題目為請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二位,因此此時只需看到小數點後第三位,即為3.568,此時在觀察最後一個數字8,了解其為大於5之數字,可進行進位,因此最終的解答即為3.57。(註1) 注意0之取捨上述中分割為4以下5以上,但其實4以下包括0~4,但在四捨五入中,0其實不具有任何意義,表示時即可表示成4.3...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陵集序〉是晁補之重要的文論之一,其中「朝秦而莫楚」句,源於戰國時秦、楚為兩個敵對的大國,地處兩者間的韓、趙、魏等弱小國家,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立場搖擺,一下以秦國為侍奉的對象,一下又依附於楚國。當時的說客策士,也沒有尊君愛國的觀念,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各國間遊走不定。晁補之認為這樣的風氣,連帶的影響了當代文風,戰國時的文人,不像春秋時代文人那樣具有以尊君愛民為職志的胸懷,因此文章不再富含義理,而且出現許多誇大虛浮的部分。但雖如此,因為距離夏、商、周及春秋時代未遠,整體看來,戰國時代的文章仍是值得欣賞。後來「朝秦暮楚」這句成語從典源中摘出,用來比喻人心反覆無常。 + 北宋哲宗元祐年間,晁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