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47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學設計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設計模式是實施教學設計過程的程序和步驟。在討論「教學設計模式」前,應對「教學設計」先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設計」是教學科技(instructional technology)領域中相當重要的部分。「教學設計」可界定為一個致力於了解與改進教學過程之研究與應用的學科。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使學生達到預期的知識與技能的改變,而提出教學藍圖,在藍圖中對教學策略與方法及教材設計創造出最理想的組合。換句話說,由教學設計專家或教師針對特定的教學內容與施教對象,按各種相關的理論,設計出最適當的教學方法與教材,使學習對象達到預期的行為改變。根據上述的定義,教學設計的實施有下列幾個前題:(1)教學...
幼稚園課程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稚園不宜使用統一的課程內容及過程教學,教學者必須因應幼兒的興趣、能力的個別差異安排幼兒的學習內容及過程,因此幼稚園的課程需要教學者自己設計,才能真正做到引導幼兒學習的實際效果。
  幼稚園課程是活動課程,以活動的設計為主。所謂活動,在幼兒是遊戲,教師即以引發幼兒遊戲為教材。
  幼稚園課程設計大體上分為兩類:(1)結構式:在教學前教師作好活動的安排與設計,依作息時間畫分為幾個段落,在各段落插入預先設計的活動,成為有連續性的學習過程;(2)開放式:在環境布置及教材、教具上詳加考慮,透過學習區及教具的安排,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活動,有獨立自主及創造的機會。
  幼稚...
教學活動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活動設計(Lesson Plan)目錄1 定義2 教學設計的要素3 基本觀念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教學是一項煩雜的工作,要想教學能成功,若只是受過專業訓練,有教學理論基礎,還是無法應付。教學所謂準備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教學活動的設計,或稱之為教案。其用意在把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時間所從事的活動、所用的方法、輔助的資源及希望達成的目標,詳細的計劃,以便於教學,而且教學方法隨...
無障礙的校園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障礙的校園設計為了讓肢體障礙學生能在一個無障礙的校園環境中學習,在軟硬體設施方面必須注意下列幾點:目錄1 (一)無障礙設施標誌2 (二)引導通路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無障礙設施標誌美國於1969年以來所懸示的無障礙建築圖案已成為國際通用的標誌,我國內政部於民國77年也明訂於建築技術規則之中,凡是公共建築物內設有供殘障者使用的設施皆應於明顯處所設置殘障者使用設施之標誌。學校即屬依公共建築物,依規定要於備妥無障礙設施時揭示此一標誌(圖1-1),以及有關的路線指標,以便肢體障礙學生遵照通行。(圖1-1) (二)引導通...
綠建築(green building)指在建造及使用建築物的整個建築生命周期間,均以尊重自然環境且節約資源的想法,藉由有效使用能源、水、及其他資源,減少汙染及環境負荷,而保護居住者的健康及促進使用者有效利用建築物。生態建築則著眼維護地球整體生態圈平衡,在綠建築概念演進中加入生物多樣性、及涵水平衡等理念。綠建築訴求在建築規劃期間,即藉由配合內部機能如空間採光及室溫需求,而調整建築座落方位及通風導流等被動性設計(passive design)方法,並避免以增設空調設施等主動性設計(active design)方法,來達成節省能源之目的。各國政府為了促進綠建築理念之應用,往往訂有綠建築指標,約略涵蓋...
幼兒餐點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嬰幼兒期是整個生長發展過程中最快速而顯著的階段,尤其在幼兒期,活動量大,消耗熱量多,需要大量營養素來補充生長與發展的需要。但由於這時期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胃容量小,必須以少量多餐方式,在正餐中間,再加一至二次點心,以補充不足的營養素。
  下表列舉各類營養素之功用與來源。
  
  幼兒餐點設計要項如下:
1.新鮮、易消化:蒸、煮、炒的食物較易消化,炸、煎不宜多食,並以快洗、快切、快煮、快吃為原則。2.衛生、清潔:生、熟食之砧板和刀宜分開使用,餐具、抹布須保持清潔。3.營養、熱量分配均勻:早餐與午餐的熱量約為三百六十卡至五百卡(30%),...
設計流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設計水管、渠道抽水站或處理設備時,擬容納的流量。在環工上,常用最大日(或最大小時)的用水量(或廢水量)或某一發生頻率的暴雨逕流量為設計流量。2.計算河川涵容能力時,所依據的流量,常以某一發生頻率或某一流量延時曲線百分比的枯流量為設計流量。美國常以10年發生一次最小連續七天枯流量(即7Q10)為準,台灣慣用百分之七十五延時流量(即Q75%)為準。
隨機區組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機區組設計」或稱「受試者內設計」或相依樣本,此種設計的主要特色,是各實驗處理水準的受試是相同的或是有極高相關的,而不是獨立的。隨機化區組設計通常有下列三種情況:(1)重複量數(repeated measures)設計:利用同一組N個受試者重複接受k個實驗處理。像這樣利用「單一組法」使同受試者在k個實驗條件下被重複觀察,其所得的k組量數之間有相關存在,故為非獨立樣本;(2)配對組法:利用適當的配對法組成k組受試者,並假定這k組受試者在某一與依變數(如體育成績)有關的特質方面(如體能)完全相同。在這種情況下,這k組受試者雖然並不是同樣的人,但仍然假定為同一組人。由於這k組受試者被視為一組人...
設計、計畫預算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計、計畫預算制度淵源於一九一五年杜邦(Dupont)公司引進的計畫預算(Program Budgeting)觀念。美國於一九六六會計年度宣布實施,推行於聯邦政府各行政部門。
  設計、計畫預算制度的特色,是先要建立施政當局遠大而明確的目標,然後運用系統分析與成本效益分析及管理科學的方法,從數個可選擇的方案中,由決策者來決定其中最經濟有效的計畫方案,再分年按照績效預算的方法編成年度預算。故設計、計畫預算制度,係採目標的設計(planning)、計畫的擬訂(programming)與預算的編籌(budgeting)三種相結合的一種預算制度;與以控制為中心的傳統預算制度不同,亦與以管...
學習區活動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放教育的實施是以提供幼兒環境布置及教材教具為主,學習區的安排是一重點。學習區的安排係將同一學習型態的教材教具放置在同一區,以引發幼兒該學習型態的活動。學習區的活動設計,乃是在各學習區設計適宜幼兒興趣及能力的教材教具,以使幼兒在教師不干涉的狀況下,獨立自由的展開、延續在學習區中的活動,且不會停頓。
  學習區活動的主要方式,是幼兒在學習區內自動自發的展開學習活動。活動不是事先排定的,所以活動設計是教師替幼兒決定好他無法決定的事,並作好準備及引導的工作。這些設計包括:
  1.單元主題:可以由教師依循幼兒的探索興趣方向而決定。
  2.學習區的期望活動:為使幼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