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5.90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薩的說法,一佛代表的是存於自性中的佛身,二菩薩代表的是欲證成佛身所需的條件。就其代表人物來說,一佛是釋迦牟尼佛,二菩薩分別指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修行。透過智慧開悟後,還須勤於修行,才能使本就存有的佛性透顯出來。未證成佛身時,即為三者未能融合,此時一佛二菩薩似乎是三個個體;當證成佛身時,三者則合為一體。欲修行者,必須先了解這個道理,然後順應因緣來修行,如此便能與佛祖最初的修行相應和。這就好像雖然關起門在家製造車子,但因為依循著一定的規則,所以成品能完全符合應行的軌跡。「閉門造車」這句成語在這裡原是用來比喻依循著一定的原則行事,後則轉用於比喻凡事只憑主觀辦事,不問是否...
借花獻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應,在他未得道之前,兩人生生世世結為夫妻。在善慧將花獻給燃燈佛後,燃燈佛告訴他日後必可成佛,號為「釋迦牟尼」,而借花的婢女就是釋迦牟尼成佛前的妻子耶輸陀羅的前身。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借花獻佛」,用來比喻借用他人的東西來作人情。
五體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體投地」是佛教徒用以禮敬三寶(佛、法、僧)的儀式,以雙膝雙肘及頭五處著地行禮,見用於佛經中。如唐.中天竺沙門般刺蜜帝譯的《大佛頂首楞嚴經》經中述及阿難,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及十大弟子之一,有「多聞第一」的稱號。有一次他出外托缽化緣,受到淫女魔咒誘惑不能自持,在快要破戒的最後關頭,他心中動念向佛陀求救,佛陀受到感應立即派文殊菩薩將他救回。回來後在佛陀座前懺悔,恨自己平日沒有用心修持,以致道力不足不能抵抗魔咒,請求佛陀開示修持法門。佛陀就問他:「你的心在何處?」他回答:「我的心在我的身體裡。」結果被佛陀否定了。可是他不服氣,接著相繼提出七種答案,但都一一遭到佛陀的否定。這時候他起身,露出右肩...
聚沙成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沙成塔」原作「聚沙為塔」。《妙法蓮華經》中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告誡弟子要成佛道,其實不一定要做大功德,累積小小善事也能成道。例如佛滅度後,要建塔供養其舍利子,但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可以用昂貴的金銀玻璃、瑪瑙琉璃,也可以用石頭香木、磚瓦泥土,甚至小孩子玩遊戲,堆積泥沙成佛塔,也可以成就功德。佛經中「聚沙為佛塔」原是指小孩玩沙堆塔的遊戲,後來「聚沙成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積少成多。
心心相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1>自如來2>付法3>迦葉4>已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能印所印,俱難契會,故得者少。然心即無心,得即無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祖庭事苑.卷八.心印》。 (2) 如來:佛的另外一種稱號。意謂像過去諸佛那樣的來去。 (3) 付法:傳授佛法。 (4) 迦葉: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摩訶迦葉的簡稱。〔參考資料〕 《祖庭事苑.卷八.心印》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唯我獨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釋迦牟尼一出生時,即朝四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見《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太子成道經一卷》。後形容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孤家看來,朝裡朝外,唯我獨尊,若要舉事之時,那一個敢道個不字兒。」也作「唯吾獨尊」。
空前絕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一無二,超越古今,無與倫比。[例]孔子、耶穌、釋迦牟尼等,在人類文化史上都是屬於空前絕後的超級人物。
十大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將摩訶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富樓那、摩訶迦旃延、阿那律、優波離、阿難陀、羅睺羅為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唐.白居易〈三教論衡〉:「又如仲尼之有十哲亦猶如來之有十大弟子。」
無能為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四.槐西雜志四》:「此罪至重,微我難解脫,即釋迦牟尼,亦無能為力也。」
現身說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景德傳燈錄.卷一.釋迦牟尼佛》:「度諸天眾,說補處行,亦於十方界中現身說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