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0.27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星羅棋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四○.班彪列傳上》固字孟堅。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自為郎後,遂見親近。時京師脩起宮室,濬繕城,而關中耆老猶望朝廷西顧。固感前世相如、壽王、東方之徒,造搆文辭,終以諷勸,乃上〈兩都賦〉,盛稱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賓淫侈之論。其辭曰:……爾乃盛娛游之壯觀,奮大武乎上囿,因茲以威戎夸狄,燿威而講事。命荊州使起鳥,詔梁野而驅獸,毛群內闐,飛羽上覆,接翼側足,集禁林而屯聚。水衡虞人,理其營表,種別群分,部曲有署。罘罔1>連紘2>,籠山絡野,列卒周匝3>,星羅雲布。於是乘(鑾)輿備法駕,帥群臣,披飛廉,入苑門。遂繞酆、鎬,歷上蘭,六師發冑,百獸駭...
五花八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說:「如果是外來的妖怪,還好驅除;如果是內心發出的邪怪,就很難驅除了。但是還是有方法,把妖怪移到城廟,它就會自己離開了。」到了晚上妖怪跟熙伯說,三天後,它就會離開,說完帶了些東西就走了。過了幾天它回來跟熙伯說:「大江以北,戰火四起,我沒有齊全的準備,所以回來準備一些東西,怕會吵到您的生活起居,真是不好意思!」然後就找製造甲冑、箭的工匠,製作干戈器械,用了幾天時間才完成。它集結了數百人,穿著鎧甲,戴著頭盔,騎馬疾奔,擺出古代兵法中的五花陣、八門陣,就像在操練與檢閱軍隊一樣,然後就一齊大聲吶喊著離開了。古代兵法中的五花陣、八門陣因戰術變化很多,後來「五花八門」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比喻花樣繁多...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古人公明儀曾為牛彈琴,但牛依然低頭而食,聽而不聞,因為人類的音樂,對牛而言並不適合。典出漢.牟融〈理惑論〉。後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或講話不看對象。《醒世姻緣傳》第二八回:「說起天地二字,只當是耳邊風;說到關帝、城、直山聖母,都是當對牛彈琴的一般。」《鏡花緣》第九○回:「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得狠好,咱們一總再算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看守。如:「把守」、「把關」。唐.貫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營依遁甲,分帥把河。」《水滸傳》第六一回:「守門的左右約有四五十軍士,簇捧著一個把門的官人在那里坐定。」
詞不達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用的言詞無法適切表達心意。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高安城廟記》:「蓋五百年而書功烈者詞不達意,余嘗歎息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大凡譯技藝的書,必要是這門技藝出身的人去譯,還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個詞不達意的毛病。」也作「辭不達意」、「辭不意逮」。
高朋滿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1>雄州霧列,俊彩星馳。臺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暇2>,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七一.夏侯道遷列傳》。 (2) 十旬休暇:十日為一旬。唐朝制度,做官者遇到旬日就休假,時稱「休沐」。〔參考資料〕 《魏書.卷七一.夏侯道遷列傳》道遷雖學不淵洽,而歷覽書史,閑習尺牘,札翰往還,甚有意理。好言宴,務口實,京師珍羞,罔不畢有。於京城之...
人山人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凡百般貨物俱趕在城廟前,直擺到刑部街上來賣,挨擠不開,人山人海的做生意。」
瞻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仰望、觀看,多用於對人、物表示尊敬之詞。《禮記.祭法》:「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走上去,一個大廟,甚是巍峨,便是城廟。他便一直走去,瞻仰了一番。」
頂下郊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咸豐3年(1853),艋舺地區(今萬華)移民由於信仰不同、爭奪商業利益而爆發的大規模械鬥。目錄1 背景2 經過3 與頂下郊拚有關的廟宇3.1 艋舺龍山寺3.2 艋舺祖師廟3.3 霞海城廟4 參考書目 背景清代艋舺地區的移民主要有閩南人、泉州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泉州安溪人、泉州同安人。臺灣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當時的艋舺因鄰近淡水河,舟楫之便使得商業活動漸漸發達。當時商業公會組織稱為「郊」,先來的三邑人組成「頂郊」,晚來的同安人因與廈門交易為主,因此稱「廈郊」或「下郊」。由於三邑人在艋舺落腳較早,控制碼...
關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人代為請託遊說。《史記.卷五八.梁孝王世家》:「上廢栗太子,竇太后心欲以孝王為後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關說於景帝。」《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四月初八日在無為州城廟寓所會風影會話,私和人命,隨於十一日進州衙關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