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打開、揭露。[例]發掘、揭發、發人隱私
尊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重、重視。[例]孩子大了,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不可私自翻閱他們的日記、書信。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助人者可以詢問個案為什麼會想問這樣的問題,勁兒瞭解個案的擔心和動機為何,當問題涉及到助人者的個人隱私時,助人者可以保持適當的界限。3. 感覺的揭露:助人者表達,如果他們是個案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感覺。讓個案知道他們有類似或不同的感覺,能刺激個案面對和表達自己的感覺。 適合洞察階段的自我揭露指助人者呈現自己從過去獲得洞察的一些個人經驗,目的是提升個案對自己問題的洞察,進一步對情感和認知行為進行探索。助人者要避免因為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揭露,也要避免把自己的問題投射在個案身上。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自我揭露英文關鍵字:self-d...
周哈里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常內省特質比較強的人,盲點較少,盲目我區域小。 隱藏我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部分稱為隱藏我,也稱隱私我。與盲目我正好相反,是是個人隱私、秘密,藏在心底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事。像是身份、缺點、回憶往事、特殊嗜好、疾病、欲望等,都可能是隱藏我的內容。在人與人的交往之間隱藏我的部分會漸漸減小。 未知我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部分稱為未知我,也稱為潛在我。這是有待挖掘和發現的部分,通常是指個人的潛在能力或特性,例如個人經過訓練或學習後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或是在...
曖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為不光明磊落,有不可告人的隱私。如:「他們之間似乎有曖昧的行為存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揭發、攻擊別人的隱私、缺點。如:「攻訐」、「訐人之短」。《論語.陽貨》:「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溝通特權(privileged_communic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溝通特權的例外情形3 溝通特權的倫理困境4 參考資料5 關鍵字 定義溝通特權又稱特權溝通,是諮商倫理議題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法律上的概念。指當事人和諮商師之間在諮商過程中的晤談內容,不能在法庭當中被陳述出來,除非當事人自願放棄自己的權利。即基於當事人的隱私權、保密權,法律保障接受專業服務的當事人在專業服務過程中的晤談內容不被洩露。諮商師有保密的法律責任,但此特權不可使正義及司法受傷害,諮商師仍應向個案說明保密的例外情形。 溝通特權的例外情形溝通特權也有例外的情形,諮商師仍是需要通報或舉發的。如下述:(1)當...
張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開宣揚。[例]張揚別人的隱私,是不道德的行為。
輔導人員人格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適合從事輔導之工作。而對於感興趣之定義,意旨喜歡與他人相處,而並非純對人感到好奇,而去探究當事人之隱私,此兩者間有著很大的差別。 身心成熟意旨輔導員的內心成熟,對於任何事情皆能冷靜處理,並且擁有穩定的情緒,且能自我調適心理的不平衡狀態,而對外在事物也能以客觀的角度來評論。如此穩重成熟的心境,能讓當事人感到安穩,以及擁有安全感,使得當事人能信任輔導員,以利輔導過程之進行。 自我了解輔導員應有自我了解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性向、興趣、需求以及價值觀,並且應擁有時時能自我反省的能力。另外輔導員也應避免自己的價值觀加諸於當事人身上...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被學校開除的學生;4. 扛著心理學家的名號,把大家都懂的事用大家都不懂的話說出來;5. 所謂的輔導隱私性,只是當該機構的福祉受到威脅,或採取的行動受到挑戰時所持的藉口。(三)行政人員的觀點Arbuckle(1971)指出行政人員認為輔導人員是:1. 校內決策的助手;2. 對學生的學業及就業,給予忠告;3. 負責把學生的心聲傳達給行政主管;4. 設法讓學生適應現有的生活環境。(四)父母的觀點調查發現父母認為輔導人員對學生的教育、職業問題最有幫助,而在個人情緒與社會這些問題上無大助益。家長普遍希望輔導人員能幫他們勸導子女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