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78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哥白尼式的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為波蘭人,是近代科學奠基的最大功臣,亦是近代天文學推翻教會正統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學說,而倡議「天體運行論」的先驅。哥氏以為一切天體的運行,都是圓周式的圍繞著一個中心運轉,此中心很接近太陽。哥氏生前怕冒犯教會而遭生命威脅,不敢公開其學說,遲至其逝世之後始公諸於世。哥氏此一學說一經披露,即對當時天文學界掀起強烈震盪,視為自然科學的一大命;不但促成西方世界科學研究方法的新,也建立人類新宇宙觀。這對促進近代歐美國家的現代化,及人類文明的科技化,不僅極具關鍵性,而且亦最富開創性與活化生機的作用。因此,哥氏是近代科學命及其...
1917年俄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二月命2 十月命3 共產國際4 關鍵字5 出處 二月命1917年俄國命(Russian Revolution)西元20世紀初,俄國由實行獨裁專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統治。農民佔當時人口的85%,特別是在城市中,有越來越多的勞工人口。他們的生活情況原本就是非常艱難的,但隨者1914年爆發的第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舊的,創造新的。如:「唯有不斷的新、創造,我們才能進步。」
未來主義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來主義的教育命,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改趨向;源於從未來學家研究的成果,可以體驗到未來的影像並不是一種幻想,它表示一種可能性和計畫。未來對現代每個人來說,並不只是一個問題,而是顯示一種展望。因此未來導向的觀念,內含經驗開放、全球景觀,長期展望、生態取向、人性關切、理性思維、實用興趣、選擇本質、價值判斷、樂觀態度等要素,是人類應驗可能獲取未來成就期許所依的根基所在。
  有些未來學家如杜佛勒(A. Toffler)、阿斯姆(I. Asimov)及鍾克(R. Junk)等,以未來導向的觀念,為因應「第三波」(The Third Wave)的未來衝擊,開創從現在孕育未來的教育預備新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故更新。《後漢書.卷六一.黃瓊傳》:「覆試之作,將以澄洗清濁,覆實虛濫,不宜改。」
  〔派代亞人文教育改建議報告〕是由美國人文主義教育哲學家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所領導的研究小組(The Paideia Group)在一九八二年所提出的一分教育改建議報告書,中譯又稱之為〔派代亞人文教育改計畫〕。這本建議報告書可說是一九八○年代的人文主義教育學者對美國基礎學校教育的改宣言。在此建議報告書發表之後,引起了教育界廣泛的爭辯和迴響,為了回答這些人士所提出的疑難問題,研究小組又於一九八三年發表第二本報告書,名稱為〔「派代亞計畫」的問題及其可行性〕(paideia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在一九八四年又提出〔派代亞課程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病指病情危急。《禮記.檀弓上》:「夫子之病矣,不可以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更動。《禮記.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者也。」
翬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鳥張開雙翼,山雞展翅飛翔一般。形容宮室的華麗。語本《詩經.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如翬斯飛。」
馬丁.路德的教育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丁.路德的教育改發生於十六世紀的日爾曼地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是日爾曼地區威登堡(Wittenberg)大學的教授,也是宗教改的代表人物。由於他主張直接閱讀〔聖經〕以了解教義,因此他親自翻譯德文本的〔新約聖經〕,而每個人都需接受基本的教育就成了必要的事了。可是他所主張的教育,除了有宗教目的,還包括了實用價值(即公民教育)。雖然他想透過教育來達成宗教改的目的,但仍強調即使不為宗教目的,也仍應辦理教育。他說:「即使沒有靈魂這回事,也沒有天堂和地獄,若純粹只從世俗的事務來考量,仍需要有好的學校來教育我們的子女。如此才會有男人來治理國家,女人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