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1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喇叭胡(鼓吹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特的拉弦樂器,應該是只有台灣才有這樣的樂器,其形制與製作的材料與一般常見的胡琴有很大的差異,琴的本身除了琴皮以塑膠材料蒙製之外,其餘部位都用鐵製成。除此之外,發音位置在琴頭喇叭處與一般胡琴也有很大的差異。琴筒是由彎曲的銅頭蒙上塑膠板(在日據時代以留聲機的唱頭充當),音色特殊,與「嗩吶」的聲音有些類似。是客家音樂與歌仔戲「哭調」常用樂器,歌仔戲稱「鐵琴」、客語稱「叭哈弦」,由於出音孔位置與材料的特殊,其琴聲帶有鼻聲的音色與較大的音量,在樂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也可能是它的音色過於特殊,在客家八音班中並不是所有的樂隊都會使用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打擊樂器。用獸皮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如:「定音鼓」、「京韻大鼓」、「擊鼓鳴冤」。
敲擊、拍擊。如:「鼓掌」、「鼓琴」。
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振動。如:「鼓動」、「鼓翅」。
突出、漲起。如:「鼓著腮幫子」、「鼓著一肚子的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鼓吹」(一)條。
嗤之以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繡球」便是這部書的主角。原本是舊時代婦女的她,因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開始從事婦權的改革運動。先從鼓吹婦女解放纏足開始,進而興辦學堂,教導婦女讀書識字。雖然過程艱苦坎坷,受到社會極大的阻力,但她以美國一位農家女的事蹟自勉,效法她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位美國女子立志獻身於教育,到處傳播知識,大家都笑她、為難她。當她去見權貴時,更受到鄙視。小說中用「嗤之以鼻」描述權貴們用鼻子哼氣譏笑,表示對這個女孩子的不屑與輕視。可是,她並沒有放棄,仍然四處奔波,即使耽誤自己的終身大事也在所不惜,最後終於受到有心人的贊助與賞識,成為有名的大教育家。「嗤之以鼻」這句成語就是用來表示不屑、鄙視。
草木皆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堅1>與苻融2>登城而望王師3>,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4>上草木,皆類人形,顧5>謂融曰:「此亦勍敵6>也,何謂少乎!」憮然7>有懼色。初,朝廷聞堅入寇,會稽王道子以威儀鼓吹求助於鍾山之神,奉以相國之號。及堅之見草木狀人,若有力焉。 〔注解〕 (1) 堅︰苻堅(西元338∼385),字永固,氐族。任用王猛,修明國政,為五胡中最強盛的國家。猛卒,大舉侵晉,與謝玄等戰於肥水,大敗而還,後為姚萇所殺。 (2) 苻融:苻堅之弟。生卒年不詳。 (3) 王師:指晉朝軍隊。 (4) 八公山:山名。地在今安徽省鳳臺縣東南肥水之北。 (5) 顧:回頭。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徐緩。《文選.謝朓.鼓吹曲》:「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唐.白居易〈長恨歌〉:「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擊、輕敲。《文選.謝朓.鼓吹曲》:「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唐.李善.注:「小擊鼓謂之疊。」
慘綠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身穿暗綠色衣服的少年。語出唐.張固〈幽閑鼓吹〉:「客至,夫人垂簾視之,既罷會,喜曰:『皆爾之儔也,不足憂矣!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答曰:『補闕杜黃裳。』」後用以指風度翩翩、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即「鉦」,銅製,形似鐘而狹長,為古代軍中使用的樂器之一,行軍作戰時可用來調整步伐或收兵。《文獻通考.卷一三四.樂考七.鼓吹鉦》:「然鉦錚一也,特其名異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喧鬧。宋.陸游〈丁酉上元〉詩:「鼓吹連天沸五門,燈山萬炬動黃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