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畫虎不反類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本想畫老虎,卻畫得像狗一樣。語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反類狗者也。」多用以比喻仿效他人不到家,反而變得不倫不類。《西遊記》第八八回:「教便也容易,只是你等無力量,使不得我們的兵器,恐學之不精,如『畫虎不反類狗』也。」《孽海花》第二四回:「就怕海軍提督膽小如鼠,到弄得畫虎不反類狗耳。」也作「畫虎不反類犬」、「畫虎類狗」、「畫虎類犬」、「畫虎狗」、「畫虎犬」、「畫虎不」。
率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經思索,下筆文。形容文學作品粗疏、草率、不細心。《唐語林.卷二.文學》:「詩云:『書後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後人多說率爾章,不知江左嘗有人於紙尾寄洞庭霜三百顆。」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一三.醉吟先生》:「又有句云:『回首語秋光,東來應不錯。』人謂先生率爾章,予謂先生的然有理。」
人口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瞭解一個國家的人口特性可以利用人口組(或結構)的特徵來加以探討。這些特徵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及經濟活動等。
  人口的年齡組受到廣泛的注意,因為年齡和生育以及死亡的關係很密切,所以人口的年齡結構會決定一國人口的長速度。而最簡單的人口組特性是性別,但是性別單獨用在人口統計上並無多大意義,通當會跟年齡合併運用,而以""人口金字塔""的方式來表示。
  兩性的結合乃是人類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使得個體雖死亡,但種族得以繁衍下去,人類文化得以繼續保存並加以發揚光大。世界各國對婚姻的法令規定不一,結婚的習俗也各異。在人口統計學上,則將婚姻狀況大致分四種:(...
輔導團隊工作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導團隊工作組(Counseling team composition )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校園裡的輔導團隊可分為以下三種: 內容說明(一)正式的輔導團隊(formal team)學校正式的輔導團隊通常由輔導主任或諮商中心、學生服務中心主任擔任領導,員包括不同專業的輔導相關工作人員,如輔導教師、諮商輔導師、學校社會工作師、心理師、精神科醫師、護理人員等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為有用的器物。比喻人才能凡庸,不能有所就。《禮記.學記》:「玉不琢,不器;人不學,不知道。」《水滸傳》第一四回:「多聽得人說,這廝不器。如何卻在這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銀器物或幣飾中純金、純銀的含量。《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兌將進去,又要你找定兌頭,又要你補勾色,少一絲時,他則不發貨。」《紅樓夢》第五三回:「前兒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兩六錢七分,裡頭色不等,共總傾了二百二十個錁子。」
2.泛指材質。《紅樓夢》第七七回:「因思跟賈政出門,便不肯拿出十分出色的新鮮衣履來,只拿那二等色的來。」
3.體統。《金瓶梅》第五五回:「在丫環夥裡,或是猜枚,或是抹牌,說也有,笑也有,狂的通沒些色,嘻嘻哈哈,也不顧人看見。」
坐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冷眼旁觀他人的功與失敗而不參與。《史記.卷一○四.田叔傳》:「見兵事起,欲坐觀敗,見勝者欲合從之,有兩心。」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二一齣:「言朅囚既歷艱難,誓雪恥肯坐觀敗。」也作「坐視敗」。
對發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於具有足够能量(大於1.02百萬電子伏)的光子和原子核或其他粒子的場起互應作用而同時形一對正、負電子。
  如圖下所示: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基因遺傳因素2 二、發展因素3 三、神經化學因子4 四、神經生理學的因素5 五、環境和社會心理因素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一、基因遺傳因素罹患ADHD的兒童大腦部分區域有缺陷,此腦神經的問題可能來自基因遺傳。而造ADHD的眾多原因中,基因遺傳因素也是最受認同的一項因素。患有ADHD症狀的機會是一般兒童的兩倍;再者,ADHD患者的親生父母要比養父母有更高比例的ADHD症狀。 二、發展因素研究發現,九月出生的兒童最常罹患ADHD,意外母親懷孕第一周期,若感染冬季常見的病原體,可能引發ADHD的症狀。其它先天與...
  果導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源自一九八○年代中期美國有幾個州開始推展,旋即在九○年代初期為美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潮與方案,也推廣到澳洲、南非、香港等地區實施。OBE的推動促使學校教育更重視學生學習果,並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全權負責,但可能因為理念上的爭議、受到誤解或實施遇到障礙,這股風潮並未延續到廿一世紀,儘管如此,果導向教育的理念及實務仍有值得我國教育界參考之處,尤其OBE特別重視的標準本位就測驗(standards-based assessment),至今仍然盛行不衰。   美國學者William G. Spady在1981年率先提出...
李坤崇(2009)。果導向的課程發展模式。教育研究月刊,186,頁39-58。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